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林文俊所作,名为《送丁西丘》。诗中描绘了对友人丁西丘的深情厚谊与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
首句“丁君自是东吴英”,开篇即点出丁西丘乃东吴杰出之士,才华横溢。接着“读书多似郑康成”进一步赞扬其博学多才,与郑康成相提并论,足见其学问之深广。
“夜光暗掷无人识,西丘结屋学逃名”两句,以夜明珠比喻丁西丘的才华被埋没,无人赏识,他选择隐居学道,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反映了诗人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丁西丘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品格。
“虽曾荐起至王国,鲈鱼味好薄侯鲭”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丁西丘过去仕途经历的感慨。虽然他曾得到王国的推荐,但最终选择了退隐,如同欣赏鲈鱼美味却不愿沾染官场的污浊。
“伊昔汉五侯,气势何翕烈。子云之笔札,君卿之唇舌,出入门下附炎热”几句,通过历史典故,赞美了汉代文人如扬雄、司马相如等的才华与影响力,同时也暗含对丁西丘不随波逐流、保持独立人格的赞赏。
“岂若西丘短褐骑羸马,来往江湖自潇洒”则直接赞美丁西丘的洒脱与自由,他身着简朴的短褐,骑着瘦弱的马匹,在江湖间自由自在地生活,这种生活方式正是诗人所向往的。
“短刺不投公府中,长裾耻曳侯门下”表明丁西丘拒绝参与官场的争斗,不屑于在权贵面前屈膝,体现了他对道德操守的坚守。
“今年金陵初识面,爱子风情何邈缅”表达了诗人与丁西丘初次相遇时的喜悦与对丁西丘独特气质的钦佩。
“玉麈高谈坐为倾,彩毫题句人皆羡”描述了丁西丘在交谈中的智慧与风采,以及他题写的诗句受到众人的赞赏。
“凤凰台,白鹭洲,南朝古寺都游遍”展现了丁西丘游历四方,追寻自然与文化的足迹。
最后,“一朝兴尽忽辞归,向我索诗入行卷”写出了丁西丘突然决定辞别,向诗人索要诗作为纪念,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友谊的珍视。
“君行君行慎勉旃,他日试看高士传”则是诗人对丁西丘的叮咛与祝福,希望他能谨慎行事,未来成为后人传颂的高士典范。
整首诗通过对丁西丘个人品质、生活态度和才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他的深厚情感与高度评价,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