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丁西丘

丁君自是东吴英,读书多似郑康成。

夜光暗掷无人识,西丘结屋学逃名。

虽曾荐起至王国,鲈鱼味好薄侯鲭。

伊昔汉五侯,气势何翕烈。

子云之笔札,君卿之唇舌,出入门下附炎热。

当时裘马虽轻肥,惜哉白圭已玷缺。

岂若西丘短褐骑羸马,来往江湖自潇洒。

短刺不投公府中,长裾耻曳侯门下。

今年金陵初识面,爱子风情何邈缅。

玉麈高谈坐为倾,彩毫题句人皆羡。

凤凰台,白鹭洲,南朝古寺都游遍。

一朝兴尽忽辞归,向我索诗入行卷。

君行君行慎勉旃,他日试看高士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林文俊所作,名为《送丁西丘》。诗中描绘了对友人丁西丘的深情厚谊与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

首句“丁君自是东吴英”,开篇即点出丁西丘乃东吴杰出之士,才华横溢。接着“读书多似郑康成”进一步赞扬其博学多才,与郑康成相提并论,足见其学问之深广。

“夜光暗掷无人识,西丘结屋学逃名”两句,以夜明珠比喻丁西丘的才华被埋没,无人赏识,他选择隐居学道,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反映了诗人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丁西丘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品格。

“虽曾荐起至王国,鲈鱼味好薄侯鲭”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丁西丘过去仕途经历的感慨。虽然他曾得到王国的推荐,但最终选择了退隐,如同欣赏鲈鱼美味却不愿沾染官场的污浊。

“伊昔汉五侯,气势何翕烈。子云之笔札,君卿之唇舌,出入门下附炎热”几句,通过历史典故,赞美了汉代文人如扬雄、司马相如等的才华与影响力,同时也暗含对丁西丘不随波逐流、保持独立人格的赞赏。

“岂若西丘短褐骑羸马,来往江湖自潇洒”则直接赞美丁西丘的洒脱与自由,他身着简朴的短褐,骑着瘦弱的马匹,在江湖间自由自在地生活,这种生活方式正是诗人所向往的。

“短刺不投公府中,长裾耻曳侯门下”表明丁西丘拒绝参与官场的争斗,不屑于在权贵面前屈膝,体现了他对道德操守的坚守。

“今年金陵初识面,爱子风情何邈缅”表达了诗人与丁西丘初次相遇时的喜悦与对丁西丘独特气质的钦佩。

“玉麈高谈坐为倾,彩毫题句人皆羡”描述了丁西丘在交谈中的智慧与风采,以及他题写的诗句受到众人的赞赏。

“凤凰台,白鹭洲,南朝古寺都游遍”展现了丁西丘游历四方,追寻自然与文化的足迹。

最后,“一朝兴尽忽辞归,向我索诗入行卷”写出了丁西丘突然决定辞别,向诗人索要诗作为纪念,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友谊的珍视。

“君行君行慎勉旃,他日试看高士传”则是诗人对丁西丘的叮咛与祝福,希望他能谨慎行事,未来成为后人传颂的高士典范。

整首诗通过对丁西丘个人品质、生活态度和才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他的深厚情感与高度评价,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128)

林文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谥文修。有《方斋诗文集》

  • 字:汝英
  • 号:方斋
  • 籍贯:明福建莆田
  • 生卒年:1487—1536

相关古诗词

兴田再逢卓进士起嵓

芉原分手太匆匆,却喜今朝语笑同。

尽日舟行山色里,几家人住水声中。

江湖自笑长为客,齿发那能久不翁。

明日停桡武夷下,细将真诀问崆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陈县丞崧回建阳任

几回来往建州道,下马逢人说好官。

一见又为天外别,相逢真似梦中看。

雷霆入地惊湍吼,虎豹蹲林乱石攒。

我昔仗君曾脱险,追思珠泪不胜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从孙鸣盛

我因作宦多江海,汝亦离乡几岁华。

细检来书同会面,暂随归梦一还家。

莲开驿舍清风远,柳发河桥别思赊。

早晚剑津系舟楫,可能相候夕阳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早朝

帝城瑞气晓氤氲,凤阁参差势入云。

驰道争闻传警跸,垂衣重见拱华勋。

仗移雉尾班初合,身近螭坳诏得闻。

薄劣十年叨侍从,自惭何以答明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