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画鱼沈秀才

写字摛文不疗饥,生涯换得颇新奇。

锦心暗织临渊网,蓬鬓潜缫钓雨丝。

落笔易于投饵处,得钱多似出罾时。

渔翁枉占烟波阔,不及君家小砚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沈秀才的画家的生活与才华。诗中以“写字摛文不疗饥”开篇,巧妙地将沈秀才以画鱼为生的形象与传统的文人形象相融合,展现了他虽生活清贫却充满艺术创造的热情。接着,“生涯换得颇新奇”一句,点明了沈秀才通过绘画获取生活所需的方式,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在常人看来或许颇为新奇。

“锦心暗织临渊网,蓬鬓潜缫钓雨丝”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沈秀才的心思比作织锦,编织着对生活的理解与艺术的追求;而他的头发则像是在雨中垂钓,象征着他对自然的敏感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沈秀才在艺术世界中的独特视角和深邃思考。

“落笔易于投饵处,得钱多似出罾时”进一步描述了沈秀才的绘画技巧与收入情况。这里的“投饵处”与“罾”(一种捕鱼的工具)都暗示了他的绘画技艺高超,能够轻易捕捉到灵感与市场的需求,从而获得丰厚的回报。

最后,“渔翁枉占烟波阔,不及君家小砚池”表达了对沈秀才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尽管广阔的江河湖泊中,渔翁们拥有自由与广阔的空间,但相比之下,沈秀才的小砚池中所蕴含的艺术世界更为丰富与宝贵。这句话既是对沈秀才艺术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内心世界的一种赞美,强调了艺术创造的价值远超过物质世界的广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沈秀才生活与艺术追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09)

许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枕父。海盐人(今属浙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四壁储书数千卷,中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

  • 号:梅屋
  • 生卒年:?~1249

相关古诗词

赠北涧

天下名山行脚遍,依然形影瘦伶俜。

支吾寒暑袈裟耐,变眩烟霞笔砚灵。

对客敬如堂上佛,读书通似藏中经。

石头路滑终难到,不是诗禅莫扣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雪晓

腊雪连宵接晓飞,锦衾公子未曾知。

起来携杖敲梅树,扶得轻盈压损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闺怨五首(其一)

眉锁从春不暂开,懒移心事向妆台。

恩情恰似残花片,去逐东流更不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闺怨五首(其二)

别后相思瘦玉肌,不堪重著看花衣。

恨君得似梁间燕,社日辞家社日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