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江端太子之晁冲之叔用

往岁孟秋月,我行东出关。

人烟眇归路,风雨转河湾。

别恨友游失,心成木石顽。

有随妻子叹,无语鸟乌闲。

曩事空回首,微官真强颜。

旧谙尘土迸,频辱簿书颁。

日月勤忧患,庭闱实阻艰。

自忘身窘束,时得泪潺湲。

疾病衰犹活,漂流老未还。

误沾文字癖,虚觉鬓毛斑。

苦语终难好,芜辞漫不删。

绝知出意表,敢复见颜间。

二子今怀璧,群公时赐环。

寄书常恨草,雕句得无悭。

晚照云千叠,新凉月半弯。

相忘有道术,那得厌尘寰。

圣治光三辅,皇威极百蛮。

物能同应瑞,民自不藏奸。

薄技宁堪奏,馀光或许攀。

何须阳翟望,咫尺是箕山。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吕本中在秋季东行出关的旅程中所见所感,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充满了对友情、家庭、官场、健康、文学创作等多方面生活的深刻反思。

首段“往岁孟秋月,我行东出关”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诗人于孟秋时节东行出关,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行人稀少的画面。接着“人烟眇归路,风雨转河湾”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孤独与艰难,风雨交加,道路曲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挣扎。

“别恨友游失,心成木石顽”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哀愁与失落,仿佛心已如木石般坚硬,难以再感受到情感的波动。接下来“有随妻子叹,无语鸟乌闲”则通过自然界的鸟儿来反衬人类情感的复杂与难以言喻。

“曩事空回首,微官真强颜”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官场生活的无奈感慨。诗人意识到自己虽身居微官,却不得不强颜欢笑,内心实则充满苦涩。随后“旧谙尘土迸,频辱簿书颁”描述了日常政务的繁琐与劳累,以及对尘世生活的深深厌倦。

“日月勤忧患,庭闱实阻艰”反映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担当与对生活困境的忧虑。尽管身陷困境,诗人仍能自我宽慰,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自忘身窘束,时得泪潺湲”则是对自我超越与情感释放的描写,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找到情感宣泄的途径。

“疾病衰犹活,漂流老未还”表达了对健康与归家的渴望,尽管年华已逝,疾病缠身,但诗人依然坚持前行,渴望早日回到家乡。“误沾文字癖,虚觉鬓毛斑”则流露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苦语终难好,芜辞漫不删”表明诗人对自己的作品并不满意,但又不愿轻易舍弃,体现了对艺术追求的执着。“绝知出意表,敢复见颜间”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实的无奈,即使知道前方充满未知,也愿意勇敢面对。

“二子今怀璧,群公时赐环”可能是对朋友或同僚的赞美,暗示他们才华横溢,受到众人的赏识。“寄书常恨草,雕句得无悭”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投入与对作品质量的严格要求。

“晚照云千叠,新凉月半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相忘有道术,那得厌尘寰”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尘世,但能够通过某种方法达到心灵的解脱,不再厌恶世俗生活。

“圣治光三辅,皇威极百蛮”赞扬了国家的治理与威严,显示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与强盛的认同。“物能同应瑞,民自不藏奸”强调了自然现象与社会道德之间的联系,认为美好的自然现象预示着社会的和谐与公正。

“薄技宁堪奏,余光或许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微薄才能的谦逊态度,同时也对更高层次的知识或技艺抱有追求。“何须阳翟望,咫尺是箕山”可能是在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真正的自由与满足并不在于远方,而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复杂感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观、社会现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人生、艺术、道德、政治等多个层面的独到见解,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两鹤行

西风引湖光,上与月色乱。

化为两白鹤,飞来洞庭岸。

洞庭无网罗,两鹤愿为伴。

鸣声既清好,羽翼又璀璨。

一鹤飞上天,久厌俗眼玩。

一鹤不能飞,摧颓自悲叹。

三年望绝壁,念汝肠已断。

昔既薄恩情,今还恨霄汉。

未忍学鹪鹩,裁求一枝换。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陵城歌

北风吹沙秋草黄,汉家故陵当路傍。

残墓断垄趁风雨,狭径小树行牛羊。

当时王子朝未央,飞燕姊弟承龙光。

大策已定回朝阳,不知外家诸舅忙。

后来变化尤猖狂,佞贤贼莽分行藏。

岂知汉运中更长,济阳舍中方赤光。

终亦变化随飞扬,何独此地令人伤。

人生睹此当自顾,位高金多终此路。

君不见五陵佳气且如此,更复何情说丁傅。

形式: 古风

早至天宁寺即赵州受业院也

残月晓未落,疏星点寒林。

严车城南路,先闻钟磬音。

道人迎我入,共步重廊深。

瀹盏施净供,冰味杂海沈。

蒲团近宿火,不受尘埃侵。

欲求半日息,簿领勤相寻。

东堂老禅师,枯木尚龙吟。

一转庭前柏,诸方疑至今。

我生晚闻道,所向足崎嵚。

谬传无字印,尝恐力不任。

淮海罢行役,吾人多滞淫。

于焉一枕梦,可见平生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曹南寄亲旧

净名居士默无语,翰林子卿虚见寻。

半世泥涂催老大,中年诗律费光阴。

江湖每有同归志,酒炙初无独饱心。

三尺枯桐取煨烬,断弦遗谱有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