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二首(其二)

蝉碧分胎,莺黄破蕾,双心钿合殷勤惠。

锦书封了又重题,问谁尝惯相思味。

酒后吟悭,茶边语细,口香沁梦行云腻。

冬郎憔悴已经年,翠梢空结东风泪。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踏莎行》是清代词人项鸿祚所作的第二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情感深沉的画面。

首先,“蝉碧分胎,莺黄破蕾”,蝉翼在阳光下呈现出碧绿的颜色,仿佛新生的蝉卵即将孵化;黄莺的花蕾也即将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两句以自然界的生机盎然,反衬出词中人物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接着,“双心钿合殷勤惠”,“钿合”指的是古代女子用来存放首饰的小盒,这里比喻男女之间深情的礼物交换,但“双心”却暗示着这份感情的不完整或难以实现,充满了遗憾和无奈。

“锦书封了又重题,问谁尝惯相思味”,“锦书”是中国古代传递情书的象征,词人反复书写,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然而,他不禁自问,有谁能真正理解这种相思之苦呢?这句透露出深深的孤独感和对情感无人分享的哀愁。

“酒后吟悭,茶边语细”,饮酒后,词人的话语变得含蓄而细腻,仿佛在酒的催化下,情感更加深刻。在品茶的时光里,他与对方的对话更是充满温情,但这一切美好都只能在酒后和茶边短暂地体验,无法持久。

“口香沁梦行云腻”,词人的呼吸中带着淡淡的香气,仿佛能将梦境中的云朵浸润得更加细腻。这句形象地描绘了词人沉浸在回忆和想象中的状态,情感如同梦境般飘渺而美丽。

最后,“冬郎憔悴已经年,翠梢空结东风泪”,“冬郎”是词人对自己的一种自嘲,暗示自己像冬天一样枯萎,已经度过了许多岁月。尽管如此,他仍然在心中为对方保留着一片翠绿的枝梢,期待着春风的到来,希望能再次见到对方的眼泪,表达出对爱情的执着和渴望。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词人对爱情的深切怀念与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二首(其一)

凄凉夕,片时春梦来无迹。

来无迹,醒时难说,睡时难觅。

橹枝摇碎湖天碧,月圆偏照孤舟客。

孤舟客,玉梅窗底,有人相忆。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忆秦娥二首(其二)

风珊珊,玉人梳洗临窗闲。

临窗闲,柳花飞过,一阵轻寒。

海棠折得簪双鬟,水晶帘下眉弯弯。

眉弯弯,夜来新月,画与郎看。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国香慢

一剪春明,乍靘妆倦舞,独步瑶京。

丰台旧家何处,买断倾城。

露眼怯风还闭,向人似、中酒初醒。

繁华总如梦,已是将离,谁管飘零。

惜花心较懒,任酴醾谢后,扩老残莺。

此身犹客,金屋难贮芳卿。

欲托微波赠远,恨多情、却又无情。

看看两憔悴,粉艳尘缁,相对愁生。

形式: 词牌: 国香

长亭怨慢

更不信、江南天阔,散发行歌,敝裘寒裂。

款竹门荒,翠尊金缕久销歇。

此身如叶,尽零落、何须说。

若遇旧盟鸥,莫诉与、年来踪迹。

愁绝,对琴丝鬓影,仿佛梦游时节。

玉梅绽否,怎檐角、半枝枯折。

恨夕阳有限黄昏,便卷尽、一林残雪。

纵盼到春风,容易绿阴啼鴂。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