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朝诗人耶律铸的《后出塞(其一)》,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边塞景象。首句"并吞处月下楼阑",通过月光下的楼阁,暗示了边疆的辽阔与宁静,展现了征服者的豪情壮志。"克复金微静铁关"进一步强调了军事胜利后的安定,"金微"和"铁关"都是边防要塞的象征。
后两句"准拟凿空通四海,会须鞭石到三山"则寓意深远,"凿空"借用张骞开通西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拓展疆域、联通四方的宏大理想。"鞭石到三山"则是夸张手法,意指即使需要像鞭打顽石那样坚韧不拔,也要实现登临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的愿望,象征着超越现实,追求更广阔的天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融合了征战的豪迈与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体现了元朝边疆诗人的雄心壮志和浪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