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成之给事

我昔扬帆掠吴楚,夜泊秦淮听春雨。

明朝冠盖拥长亭,误辱诸公问良苦。

是时众中初识公,天骥蹴踏万马空。

知心投分财数语,玉尘谡谡生清风。

冶城醉墨鸦栖壁,长干祖道花照席。

公方闭户试诸生,坐叹江山少颜色。

尔来俛仰三十春,欲话旧游无故人。

岂知邂逅逢一笑,使我肝胆还轮囷。

衰迟少复入城市,虚左屡招惭主意。

忽闻上印却悽然,悔不日日从公醉。

朝廷三载虚一相,如公早合鸾台上。

荣河温洛久胡沙,此段功名勿多让。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当年乘船经过吴楚之地,夜晚停泊在秦淮河畔聆听春雨声。
第二天,众多官员簇拥在长亭送别,他们询问我的困苦,实属意外的荣幸。
那时在人群中初次见到您,您像天马独步,才华横溢。
寥寥数语,我们心意相通,交谈间清风拂过,如同玉尘翻飞。
在冶城醉酒写字,乌鸦栖息于墙壁;长干路上,祖道宴席上花影斑驳。
您正关起门测试学生,感叹江山少了往日的色彩。
这三十年来,仰望或俯首,想与旧友重叙,却已无人可寻。
谁能想到,这次偶然相遇带来欢笑,让我内心激荡。
年老力衰,很少再涉足城市,多次被您的盛情邀请所打动。
突然听说您卸任,我心中凄然,后悔没有每日与您共饮。
您本应早登相位,朝廷三年空缺宰相之职,实为可惜。
您的功绩如荣河、温洛般长久,希望这段荣誉不要谦让他人。

注释

扬帆:乘船出航。
吴楚: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秦淮:河流名,在南京,有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
良苦:困苦、艰难。
天骥:比喻杰出的人才。
蹴踏:踏过、超越。
玉尘:形容洁白的尘土,比喻清雅的谈话。
冶城:古地名,位于南京。
祖道:古人出行前亲友设宴送行。
虚左:古代以左为尊,虚左表示空位以待。
上印:卸任官职。
鸾台:古代宫殿的名称,后指宰相之位。
荣河温洛:比喻显赫的功绩。
胡沙:比喻战乱或困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送王成之给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成之的怀念与敬仰之情。首句“我昔扬帆掠吴楚,夜泊秦淮听春雨”,回忆了与王成之的初次相遇,描绘了一幅夜晚秦淮河畔的诗意画面。接下来的诗句“明朝冠盖拥长亭,误辱诸公问良苦”展现了王成之的才情和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

诗人感慨时光荏苒,“尔来俛仰三十春,欲话旧游无故人”,表达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如今故友难觅的遗憾。然而,重逢的喜悦让诗人感到“岂知邂逅逢一笑,使我肝胆还轮囷”,表明他们的友情经久不衰。

诗中提到王成之的学识与品格,“公方闭户试诸生,坐叹江山少颜色”,暗示他在学术上的严谨和对国家的忧虑。诗人自谦未能常伴左右,“衰迟少复入城市,虚左屡招惭主意”,流露出对错过与朋友共度时光的遗憾。

最后,诗人祝愿王成之仕途顺利,期望他能在朝廷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忽闻上印却悽然,悔不日日从公醉”,表达了对友人升迁的欣喜和对自己未能尽享其成就的惋惜。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陆游诗歌的深情厚意和对友人的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送王季嘉赴湖南漕司主管官

它人作陵邑,榜笞朝暮急。

王子乃不然,袖手万事集。

它人西入都,竞裁丞相书。

王子掉头去,长沙万里馀。

问子谋身无乃左,凛如霜松姿磊砢。

屈原贾谊死有灵,计此两人心独可。

形式: 古风

送叶尚书

曩岁榜扁舟,万里归自蜀。

五月下瞿唐,六月过浮玉。

于时始识公,一笑忘暑毒。

羽扇临清流,华觞跋红烛。

一别十五年,去日如电速。

孤生晚还朝,敛退惭陆陆。

要津非所冀,见公心自足。

斥归又七载,衰病将就木。

造物哀其穷,公来位岳牧。

每见语谆谆,与世异寒燠。

圣朝方急贤,登用及钓筑。

如公实旧德,顾岂待梦卜。

初闻一札下,已报四辈趣。

悬知新天子,虚怀须启沃。

愿公论其大,始为天下福。

即宣垂拱麻,宁复摛文宿。

形式: 古风

送任夷仲大监

往者江淮未彻兵,丹阳邂逅识耆英。

叩门偶缀诸公后,倒屣曾蒙一笑迎。

敢意痴顽成后死,相从彷佛若平生。

小诗话别初何有,一段清愁伴橹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全州赵都曹

霜叶无停声,脂车有行色。

正悲南浦秋,又送清湘客。

啼饥儿颊红,待养亲发白。

努力事上官,世路日已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