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夜山窗面面开,江湖前后思悠哉。
当窗试与燃高烛,要看鱼龙啖影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在山馆中独自面对窗户的情景。"长夜山窗面面开",形象地写出夜晚漫长,山馆四面窗户都敞开,透入冷寂的月光或星光,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开阔的氛围。"江湖前后思悠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飘忽不定,既有对江湖世界的遐想,又有对人生的深深感慨。
"当窗试与燃高烛",诗人点燃高高的蜡烛,试图驱散黑暗,照亮眼前的景象,这不仅是实写动作,也暗含着寻求内心光明的寓意。"要看鱼龙啖影来",此处的"鱼龙"可能象征着梦境或想象中的神秘生物,"啖影"则意味着它们似乎要吞噬窗户外的光影,增添了神秘和幻想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性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孤独的夜晚思考,以及对未知和想象的探索,透露出淡淡的忧郁和哲理意味。
不详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
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
汝父年来实鲜欢,牵衣故作别离难。
此行不是长安客,莫向浮云直北看。
月斜东壁影虚龛,枕簟清秋梦正酣。
一样梦醒听络纬,今宵江北昨江南。
江水绕孤村,芳菲在何处?
春从啼鸟来,啼是春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