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复用前韵

吊孝之人,送终之辈,当思兔死孤悲。

青春渐老,休要恋花枝。

好把精神收拾,超彼岸、出水腾泥。

皈正觉,自心有病,物外去寻医。

良医无药饵,劈昏凿暗,便是明师。

要心无染著,熟境迁移。

神净虎龙交媾,任红日、东出还西。

无忧恼,长安路上,行道不迟迟。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吊丧的人们,送终的伴侣,应当体悟兔死的孤独悲伤。
青春正在消逝,不要再沉溺于花丛之中。
应集中精力,超越生死界限,像鱼跃出水面摆脱泥泞。
回归正觉,内心有病痛,应在世俗之外寻找疗愈。
真正的导师无需药物,他们以洞察力和智慧开导,就是明师。
要让心灵纯净,不断从熟悉环境转向新的境界。
当神志清明,虎与龙的交融,无论红日东升西落。
无忧虑,行走长安大道,步履坚定,不拖延迟疑。

注释

吊孝:为死者守丧。
送终:送别去世的人。
兔死孤悲:比喻对死亡的哀伤。
青春:指年轻时光。
恋花枝:比喻沉迷于享乐。
超彼岸:超越生死界限。
皈正觉:回归正确的觉悟或佛教中的正道。
物外:世俗之外,超脱尘世。
劈昏凿暗:比喻启发智慧,照亮黑暗。
心无染著:心灵不受外界事物影响,保持纯净。
熟境:熟悉的环境或情境。
虎龙交媾:象征精神上的觉醒或融合。
无忧恼:没有烦恼或忧虑。
长安路:可能指代人生道路或修行之路。
行道不迟迟:行走道路时坚定而迅速。

鉴赏

这首元代马钰的《满庭芳·复用前韵》是一首词,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修行的追求。词中以吊孝和送终之事起笔,提醒人们面对生死应有兔死狐悲的感慨,强调青春易逝,应及时放下对世俗享乐的执着,将精神集中在内心修炼上。词人倡导回归正觉,去除心灵上的疾病,通过内在的觉醒和心境的转变,达到超脱尘世的境地。

"良医无药饵,劈昏凿暗,便是明师"一句,寓意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外在的药物或知识,而是内心的洞察力和自我觉醒的能力。词人鼓励人们洗净心灵,不受外界干扰,让神魂纯净,如同虎龙交融,不受昼夜更替所限。

最后,词人表达出无挂碍的心境,无论行走于何处,都能从容自在,无忧无恼,体现了道家的逍遥洒脱。整首词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修行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880)

马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看围棋

争名竞利,恰似围棋。至于谈笑存机。

口幸相谩,有若蜜里藏砒。

见他有些活路,向前侵、更没慈悲。

夸好手,起贪心不顾,自底先危。

深类孙庞斗智,忘仁义,惟凭巧诈譊謑。

终日相征相战,无暂闲时。

常存杀心打劫,往来觅、须要便宜。

一著错,似无常限至,扁鹊难医。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觉前非

不待人询,须当自问,如何用意图财。

若非奸狡,无有自然来。

心起悭贪嫉妒,宁思想、横祸非灾。

欺天地,暗怀狠毒,怎不落深崖。

阴司悬业镜,难谩难諕,难闪难推。

却不如闻早,省悟心灰。

物外追陪霞友,论长生、脱免轮回。

修功行,不忘初志,定是赴蓬莱。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觉觉觉

道法弥高,教门洪大,东西南北无边。

阐开玄径,剔正路无偏。

行步逍遥坦荡,尘情事、不许萦牵。

明三觉,精神气涌,清净递相传。

自然成造化,木金间隔,水火潺湲。

定虎龙交媾,婴姹牢坚。

结正金丹大药,银霞内、灿烂光圆。

飞腾势,往来出入,逗引大罗仙。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先]韵

满庭芳.赴莱州黄箓大醮作

口口相传,真真相济,悟来意解心通。

玄中妙趣,明月应清风。

师祖钟离传吕,吕公得、传授王公。

王公了,秘传马钰,真行助真功。

彭城并道友,邀予追荐,数次途中。

更同知节使,节副相容。

跪领尊官台旨,加持在、紫极之宫。

亡灵福,超升天界,了了道深崇。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