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寄赵及父

德裕南征基奉册,淮阴晚节北登坛。

何如流落长沙后,犹自拳拳策治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德裕在南方征战时,晚年时又北上登上祭坛献策。
与他在流放到长沙后的境遇相比,那时他还在竭尽全力谋划国家安定。

注释

德裕:指李德裕,唐朝宰相,这里指代有才能但遭遇贬谪的人。
南征:向南出征。
基奉册:在征战中承担重要职责。
淮阴:地名,这里可能象征晚年生涯。
晚节:晚年。
北登坛:北上参与重要仪式或献策。
流落:流放。
长沙:古代地名,这里泛指贬谪之地。
犹自:仍然。
拳拳:形容心情恳切。
策治安:策划国家的安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希逢所作的《和寄赵及父》。诗中提到的“德裕南征基奉册”暗指唐代名臣李德裕南下征战时接受册封的场景,显示出对历史人物功业的敬仰。“淮阴晚节北登坛”则借用了韩信淮阴侯的故事,暗示赵及父晚年或许也有类似的经历或志向,表达了对其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何如流落长沙后”可能是指赵及父遭遇困境,流落在长沙的境况,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出对友人境遇的关切和对他的才华未得施展的惋惜。“犹自拳拳策治安”中的“拳拳”形容赵及父对国家安定的深深忧虑和忠诚,即使身处逆境,仍不忘为国家出谋划策。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个人经历的结合,赞扬了赵及父的才情与品格,并寄托了对他的期望和对时局的关切。

收录诗词(168)

赵希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寄赵德夫

学行何必过邯郸,匍匐归来指谩弹。

万事不如安分好,人心何事险于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和晚醉金楼

少年曾客帝王州,醉倒不知何处楼。

厌饮清欢成逐夜,时邀明月入帘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和雪狮儿

雪狮塑出对琼卮,玉笋纤纤露手儿。

掩口樽前还笑我,指头皴破作霜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和新市杂咏(其十)

弦管楼台十万家,暮云落日映残霞。

可曾一夜不携酒,占断四时长是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