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略无险阻蔽皇居,底事当时醉寐如。
若使贾生参国论,便应咽死更无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皇家宫殿四周开阔、毫无遮拦的景象,诗人疑惑的是,在这样的太平盛世,为何当政者还会沉醉于安逸之中,对国家大事毫不警觉。诗人以贾谊(西汉名臣)为例,如果他能参与国事讨论,恐怕会因忧虑国家而悲愤得无法再提笔著书。通过贾谊的典故,表达了对统治者应有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的期待。整体上,此诗寓言深刻,批评了当政者的懈怠,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不详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万里持哀使北荒,偶能成礼报君王。
中原旧事成新恨,添得归来两鬓霜。
浅浅娇黄向日开,枝头斜挂几金杯。
细详名字并花意,不醉花间不得回。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四五枝。
日月其除岁云暮,诗人此意报君知。
池堑台倾何足怪,雍门弹处不须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