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隐忧》,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忧虑之情。
首联“四海俱疲敝,中原且力支”,开篇即点出国家四境疲敝,中原勉强支撑的严峻形势,透露出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深切忧虑。
颔联“路难惟蹭蹬,心苦有栖迟”,进一步描述了在艰难困苦的道路上,人们步履维艰,内心充满痛苦与不安。这里的“蹭蹬”形容行路之难,“栖迟”则暗示着内心的彷徨与无奈。
颈联“草泽龙初斗,天山矢更遗”,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国家比作处于草泽中的幼龙,正面临初斗的挑战;同时,天山上的箭矢象征着不断遗失的机会与资源,形象地展现了国家在内外交困中所面临的困境。
尾联“无由济社稷,哽咽送年衰”,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有效救助国家的深深遗憾与无奈,以及随着岁月流逝而逐渐衰弱的感慨。这一句情感饱满,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时间无情流逝的哀叹。
整体而言,《隐忧》一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问题的深刻忧虑,以及在面对困难时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