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丘园无雅况,经训有馀閒。
偶过柴门外,相期药肆间。
谈诗不知倦,看画欲忘还。
二仲称仪表,衰容讵可攀。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所作的《寄云松昆仲》。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丘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的热爱。首句“丘园无雅况”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朴素,缺乏文人雅集的氛围;“经训有馀閒”则反映出诗人对经典研习的闲暇时光。诗人偶然经过柴门,希望能与友人云松兄弟在药店相见,共享谈论诗歌的乐趣,甚至看画时都流连忘返。
“谈诗不知倦”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痴迷和对友情的珍视,而“看画欲忘还”则展现出他对艺术的欣赏和留连。最后两句“二仲称仪表,衰容讵可攀”表达了诗人对云松兄弟才学品行的赞美,同时也感叹自己年华老去,难以与他们相比。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学问和友情的追求,以及对自我衰老的淡淡感慨。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五亩城边宅,过门忆往年。
病抛诗社卷,贫索酒家钱。
古道能追辙,新声不改弦。
鹿门秋月色,因照德公阡。
将军今为庶,茅屋住云林。
白帽长年著,黄精积雪寻。
已闻瓜地近,更说鹿门深。
猿鹤频来往,真知避世心。
中林避世士,茅屋一閒云。
雨笠寻芝术,晴窗究典坟。
竹深羊仲至,瓜熟邵平分。
也有幽栖处,长随鹿豕群。
避人深卜隐,食力自为园。
卖药从过市,催租不到门。
厨烟蒸术起,社酒漉醅浑。
风雨相期夜,诗成更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