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贫贱亦行役,风尘了不关。
心如太湖水,家在洞庭山。
作客有时倦,吟诗无日闲。
泉台遇同调,曾否忆人间。
这首清代慈视的《忆洞庭吴不官》描绘了诗人身处贫贱之中,依然不断奔波劳碌,但心中保持着超脱尘世的宁静。他将心灵比作清澈的太湖水,暗示自己内心的淡泊与故乡洞庭山的恬静相契合。诗中流露出旅人疲倦之余,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日常吟咏的闲适,仿佛在冥冥中寻求精神寄托。最后,诗人想象在黄泉之下与志同道合的人相遇,表达了对人世间的深深怀念。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哲理于山水之间,展现出诗人独特的生命感悟。
不详
天地本无碍,乘风且浪游。
岸疑随舫动,星故逆云流。
小憩闲临水,高吟晚上楼。
宁知人代里,不复有丹邱。
半生埋涧壑,幽事逐清真。
煮雪消残夜,推窗见早春。
得教双眼阔,不厌一身贫。
坐拨炉中烬,红轮特地新。
庞眉不减鹿门风,杖履欣从世外通。
共对落霞追野鹜,正宜秋色醉冥鸿。
一沤未发机方息,万梦俱醒劫始空。
把臂莫辞烟路远,好山青送夕阳中。
处士高风山并高,浩歌多半是牢骚。
可怜冠盖今何在,剩得南村一布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