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阅尽恒河水上波,声尘何似泡沤多。
还师拍板钳锤后,更唱谁家别调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所作的《和白雪老禅二偈(其一)》。诗中,诗人以恒河上的水波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世间声尘的虚幻不实,如同泡沫般短暂易逝。他接着表达了一种超脱后的态度,即在经历过世事沉浮后,回归内心平静,如禅师般在修行结束后,不再追求世俗的音乐享受,而是选择沉默或唱出与常人不同的“别调”歌曲。这种“别调”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清净和独特的人生观。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洞察。
不详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檐铎吟风月半凹,黄金布地欠诛茅。
三更出日真光景,大好钦身正笠包。
小队旌旗半道归,松阴缓策揽清晖。
女郎未觉褰帷过,笑语相教着嫁衣。
爇天妖焰彗初沉,朝汲仁贤简帝心。
未用锋车便脂牵,小须千里遍春霖。
蔽日寒云悄欲秋,仁风载路晓光浮。
田翁揽抱儿孙笑,竹马横陈未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