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上清宫二首(其二)

暇日登临近吹台,夷门城下访寒梅。

鳌头它日几人在,樽酒而今一笑开。

秋潦渗馀村径出,夕舂鸣处野禽来。

醉归扶路人争看,知是诗仙阆苑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秉文在金代的一次游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交融。首句“暇日登临近吹台,夷门城下访寒梅”,开篇即以“暇日”点明时间,闲适之意溢于言表;“临近吹台”和“夷门城下”则勾勒出游览地点的壮丽景象,为后续的景物描写奠定了基调。接着,“访寒梅”三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暗含着一种高洁的情操。

“鳌头它日几人在,樽酒而今一笑开。”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面对当下美景时的愉悦心情。通过“樽酒一笑”的场景,诗人似乎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片刻宁静,这种情感的释放,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饱满。

“秋潦渗馀村径出,夕舂鸣处野禽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通过“秋潦”、“村径”、“夕舂”、“野禽”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尤其是“野禽来”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自然生命以灵性,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最后,“醉归扶路人争看,知是诗仙阆苑回。”这两句以幽默风趣的方式收尾,既是对诗人醉态的描绘,也是对其才华的肯定。通过“醉归”与“人争看”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洒脱与自信,也暗示了其作品的魅力,能够吸引众人的目光。同时,“诗仙阆苑回”这一比喻,既是对诗人艺术成就的高度赞扬,也寄托了人们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融入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富含深层次的内涵,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送月上人赴少林

只臂伽黎不作难,将心到处遣人安。

瓶离汴水秋风冷,锡入嵩峰夜月寒。

箧里赠诗更雨晒,囊中施钵对风餐。

心知拟就东林宿,已向林梢荐刹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登定安阁

翚飞高阁迥淩虚,中有盘盘一塔孤。

千里河山随指顾,诸天日月绕弥卢。

神超罔象遗身世,眼入苍茫一有无。

便欲乘风游汗漫,幡然回首念南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许州襄城县进嘉禾合颖应制

襄城城下壤歌传,驿奏嘉禾到日边。

颖合周王新雨露,亩分黄帝旧山川。

太平气象联珠琲,明德馨香列豆笾。

万国和同归帝治,古书愿献补遗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陇州进黄鹦鹉应制

陇鸟明时亦效祥,天教合侍赭袍黄。

九重城里骈莺舌,百子池边借鹄裳。

夜臂翠帘条脱重,春笼珠殿荔枝香。

紫宸朝退鸣鞘远,偷学山称万岁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