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纸帐》由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
首句“素丝缝侧理,兹帐息深深”以素丝缝合的帐幕为起点,营造出一种宁静深邃的氛围。帐内仿佛是心灵的避风港,让人暂时忘却外界的喧嚣与纷扰。
“一榻何高卧,洞房非此心”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的平静与超脱。高卧于榻上,仿佛是在洞房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远离尘世的束缚与杂念。
“云封虚白室,月在梅花林”两句则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云雾缭绕的虚白室内,月光洒落在梅花林间,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高洁。
最后,“个里雕龙思,天孙无自寻”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在这片静谧之中,灵感如同龙之鳞片般闪烁,而天上的织女(即天孙,传说中的织女星)也不再寻找,似乎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这不仅是对艺术创作状态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纸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和自然景观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艺术与生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