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武陵护戎林亭

修篁簇径出林椒,可与游人避俗嚣。

曲槛隔花安笔砚,小窗延月伴箪瓢。

红藤引蔓移山豆,绿叶分葩植水蕉。

到此每怜清气别,可堪寒夜雨潇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修长的竹林簇拥着小径,延伸出林中的花椒树,可以供游人在此避开尘世的喧嚣。
弯曲的栏杆围绕着花朵,摆放着笔墨纸砚,小小的窗户邀请明月,陪伴简朴的生活。
红色的藤蔓牵引着山豆,绿色的叶子分开生长,种植着水芭蕉。
每当来到这里,总会欣赏这里的清新气息,但在寒冷的夜晚,听着潇潇的雨声,又怎能忍受呢。

注释

修篁:高大的竹子。
簇径:聚集在小径周围。
游人:来访者。
避俗嚣:远离世俗的喧闹。
曲槛:弯曲的栏杆。
安笔砚:放置笔墨纸砚。
箪瓢:简陋的饮食器具。
红藤:红色的藤蔓。
山豆:一种植物。
绿叶:绿色的叶子。
水蕉:水芭蕉。
怜清气:欣赏清新的气息。
寒夜:寒冷的夜晚。
潇潇:形容雨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林田园图。开篇"修篁簇径出林椒,可与游人避俗嚣",篁簇即编织成的竹篾,用以围栏小径,通往林中的椒花之地,是与世隔绝、避开尘嚣的地方。接下来"曲槛隔花安笔砚,小窗延月伴箪瓢",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安置书桌和文房四宝,与清辉透过小窗,伴随着简陋的餐具(箪)和水壶(瓢),展现了隐逸生活的悠然自得。

下片写道"红藤引蔓移山豆,绿叶分葩植水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融入。最后两句"到此每怜清气别,可堪寒夜雨潇潇",则流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之情,以及在寒冷的夜晚,伴随着连绵的雨声,更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孤独与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怀和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

收录诗词(13)

李含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盆寺

巨石何年琢,为盆势莫裁。

圆疑通泽国,深可并天台。

法水长时满,青莲向日开。

无人知此喻,寂寞首空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游桃源观

碧草芊绵十洞春,青苍寒叠五溪云。

山萦乳窦层层秀,路隔桃花处处分。

苔径竹深迷鹤迹,石坛松古漏星文。

通宵回想尘寰事,好结茅茨向水滨。

形式: 七言律诗

冲寂观

玉兔朝天去不回,空馀露井荐晨杯。

屋铃不语湖如掌,无复凌空逸士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余皮

小试屠龙技已成,遗踪千载詟英灵。

舳舻不骇风波恶,烟雨时闻草木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