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峰诗(其一)

穿云踏月登茅岭,一阵西风吹客衣。

松俨立兮如伏,山周回兮若帏。

竹泉清可鉴,苔石坐忘归。鹤唳空霭,猿啼翠微。

白露下,碧烟飞。适意,忘机。歔,欷。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风光图。"穿云踏月登茅岭",诗人以轻盈的脚步穿越云雾,踏着月色攀登茅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一阵西风吹客衣"则描绘了一阵凉爽的秋风拂过行者身上的情景,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松俨立兮如伏,山周回兮若帏"中,"松俨立兮如伏"写出了松树挺拔而又倾斜的姿态,如同战士般矗立;"山周回兮若帏"则形容了山势蜿蜒曲折,如同悬挂的帘幕。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增强了景物的生命力。

"竹泉清可鉴,苔石坐忘归"一句中,诗人欣赏到竹间清泉如镜般清澈,可以映照出心中的所思所感;而坐在被苔藓覆盖的石头上,心境变得宁静和平淡,以至于忘记了归途。

"鹤唳空霭,猿啼翠微"中,"鹤唳空霭"描绘了鹤叫声回荡在空旷的山谷之中;"猿啼翠微"则写出了猿猴在细微的绿色林间啼鸣。这些生灵的声音和自然景物交织,增添了一份野趣。

"白露下,碧烟飞"一句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山间清晨的景象:白色的露珠滴落,碧绿色的烟雾在空中飘荡。

最后两句"适意,忘机。歔,欷。"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心境——顺应自然之美而忘却尘世的烦恼和计谋,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在与宁静。"歔"和"欷"都是表示叹息或感慨的声音,这里用来传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满足与欣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声音、气氛的捕捉,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怀。

收录诗词(118)

张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第一峰诗(其二)

凄,清。露重,月明。纱帽湿,裌衣轻。

路险仆倦,石危马惊。近市火数点,出林钟一声。

客子征鞍暂解,仙家云关未扃。

浊酒三杯投倦榻,梦回画被写吟情。

形式: 古风

敬饯刘兴伯提干之官

平生子刘子,劲气横秋霜。

不肯作短簿,海漘驾飞航。

棱嶒高颊颧,碧眼须眉苍。

莺花风月夜,锦绣倾肝肠。

诸公盍推毂,置之白玉堂。

筦库着此士,四海空茫茫。

仆也客于浙,云阡凄故乡。

退鹢岂坦率,瞽无预文章。

乘除君晚泰,尚欲思激昂。

年饥仅半菽,羞涩无酒浆。

赆别祗此诗,君无诮凄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登钟山

登高得胜游,暂喜尘鞅脱。

林深鸟声微,石兀马足滑。

一笑立高寒,双明渺遐阔。

酒酣百虑消,世事等毫末。

形式: 古风

赋山水雪景

寒云凝不飞,回风舞霏雪。

移多山凹平,渐释涧声咽。

饥乌噤无语,老树僵欲折。

薄暮渔舟归,行人稍稀绝。

诗翁酒力微,清兴渺天末。

夜深有奇事,玉楼耿寒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