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径尺千馀朵,人间有此花。
今朝见颜色,更不向诸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牡丹图景,通过诗人对花朵数量和色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径尺千馀朵"表明牡丹开得繁盛至极,每一寸路旁都有无数的花朵竞相绽放。而"人间有此花"则强调这景致在人间的罕见与珍贵。
接着,诗人通过"今朝见颜色,更不向诸家"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独钟和满足。这里的“更不向诸家”暗示诗人因发现了如此绝妙的牡丹花朵,不再寻觅其他的花卉,因为在他看来,这里已经拥有了一切。
整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浓郁,以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和深情赞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不详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贵人三阁上,日晏未梳头。
不应有恨事,娇甚却成愁。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织女分明银汉秋,桂枝梧叶共飕飗。
月露满庭人寂寂,霓裳一曲在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