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怒气噀人,殊不可犯。虽有盖胆毛,且无验人眼。
是亦刬,非亦刬。咬定牙关,一生担板。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位禅者形象,"怒气噀人,殊不可犯",展现出禅者的威严和不容侵犯的气质。"虽有盖胆毛,且无验人眼",意指禅者的智慧深藏不露,难以被人轻易揣测。"是亦刬,非亦刬",表达了禅者对于是非的超然态度,既不执着于肯定,也不否定,保持内心的平静。最后两句"咬定牙关,一生担板",则象征着禅者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面对困难,也决心坚持修行,过着简朴的生活。整体上,这是一首赞扬禅者修行毅力与智慧的诗篇。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蒲叶吹秋,水天漠漠。敛影肃心,意不在啄。
沙嘴坡头,枯荷影里。清兴忽来,一息千里。
坑坑坎坎,崄崄巇巇。一言易出,驷马难追。
以玉抵鹊,以鼠为璞。眇然视之,太虚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