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曾梅坡二首音弃(其二)

靡靡秋已驶,眇焉幽思殷。

美人百尺楼,修帽千丈云。

白驹古难絷,寒蛩今畏闻。

得酒且共陶,莫惑纸上文。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蒲寿宬所作的《柬曾梅坡二首音弃(其二)》。诗中,诗人以深秋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内心幽深思绪的感慨。"靡靡秋已驶"描绘了秋天的迅速消逝,"眇焉幽思殷"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浓重。接下来,诗人将美人的形象置于百尺高楼之上,象征着高不可攀,"修帽千丈云"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遥远和难以触及的感觉。

"白驹古难絷"借用"白驹过隙"的典故,表达岁月如白马般飞逝,难以挽留,"寒蛩今畏闻"则借秋虫哀鸣,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最后,诗人提出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如暂且放下书卷中的烦恼,与朋友饮酒共度,享受当下的生活,"得酒且共陶,莫惑纸上文"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珍视和对虚无文字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宋代理学家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世俗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285)

蒲寿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柬曾梅坡二首音弃(其一)

终岁不相见,相逢倾肺肝。

堪嗟半生事,安得旧时欢。

梅蕊先春白,桂华清露寒。

帽云行雨意,薄暮倚栏干。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用老竹与子晦韵

冰清玉洁好风襟,老屋凄凉兴味深。

身世已非尘外迹,语言犹是竹边音。

且陪此日莺花乐,休忆当年灯火心。

白发相看能几许,樽前须要惜光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用翁雪舟送春韵三首(其三)

底事黄鹂唤不休,出门欣见绿阴稠。

残花满地无人扫,芳草连天起客愁。

泪落田间闻牧笛,醉归江上问渔舟。

杜鹃也合催春去,何处而今孟浪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用翁雪舟送春韵三首(其二)

隙驹如箭未堪怜,晴雨悲欢付自然。

九十春光能几日,一番花信又明年。

残红数点心终在,垂柳千丝意许妍。

说与游人莫惆怅,绿阴幽草一般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