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增江晚渡》由明代诗人曾受益所作,描绘了傍晚时分在增江上渡船的情景,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首句“舟横一苇相江滨”,以简练之笔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画面:一只小舟横在江边,仿佛与江水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接着,“入暮川光更可亲”一句,通过时间的变化,将自然之美与情感的交融展现得淋漓尽致。黄昏时分,江面的光芒变得更加柔和,似乎更加亲近人心,引人遐想。
“大地层阴生海峤,青山媚色改松筠”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大地笼罩着一层层的阴云,仿佛与遥远的海角相连,而远处的青山则在夕阳的映照下,改变了原有的颜色,变得更为妩媚动人。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换,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境遇变化的感慨。
“日残睥晲延归客,棹拂波光乱晚津”则是对渡船场景的细腻刻画。随着太阳的逐渐西沉,归家的旅人或许正乘着这艘小舟,摇曳的船桨划破水面,激起层层波光,与晚霞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归人的深切关怀与期待。
最后,“却笑沙头纷问渡,如何不见独醒人”两句,以幽默而富含哲理的方式收尾。诗人通过对比沙头问询渡口的人群与“独醒人”的形象,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洞察与对内心坚守的赞美。这里的“独醒人”可能象征着那些不随波逐流、保持自我独立思考与行动的人,他们如同夜晚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