赁宅

老病形容日日衰,十年赁宅住京师。

阁栖凤鸟容三入,巢宿鹪鹩欠一枝。

壁挂图书多不久,砌栽芦苇亦频移。

人生荣贱须知分,会买茅庵映槿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随着年老体弱一天天加剧,我在京城租屋已十年。
虽然曾有幸三次入住有凤凰栖息的阁楼,但如今连鹪鹩的巢穴也还缺一枝。
书架上的书籍留存时间不长,墙边的芦苇也频繁更换。
人的一生荣华富贵与贫贱困苦都是命中注定,我学会了在合适的时候买个茅屋,它将坐落在槿篱旁。

注释

老病:年老体弱。
形容:状态描述。
容:允许。
日日:每天。
衰:衰退。
阁:阁楼。
栖:栖息。
凤鸟:凤凰。
三入:三次。
巢宿:做巢居住。
鹪鹩:小型鸟类。
欠:缺少。
壁挂:挂在墙壁上。
图书:书籍。
多不久:留存时间不长。
砌栽:在台阶边种植。
芦苇:植物。
亦频移:也经常移动。
人生:人的生活。
荣贱:荣华与贫贱。
须知分:必须明白各有定数。
会买:学会购买。
茅庵:简陋的小屋。
映:映衬。
槿篱:槿树编成的篱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迈体衰、居住条件简陋的生活状态。开头两句“老病形容日日衰,十年赁宅住京师”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每天都在衰败,同时也反映出他长期租住在京城的一种居住状况。

接下来的两句“阁栖凤鸟容三入,巢宿鹪鹩欠一枝”通过对比凤鸟和鹪鹩的不同住所,凸显了自己居住条件的简陋。凤鸟在高大的阁楼间自由翱翔,而鹪鹩却只能找到一枝可依,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居住环境的贫寒。

“壁挂图书多不久,砌栽芦苇亦频移”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生活充满变动和不安。即便是墙上的图书,也无法长久保留,而用芦苇修筑的简单住所也常常需要移动,这反映出诗人生活的不稳定性。

最后两句“人生荣贱须知分,会买茅庵映槿篱”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感悟和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待。诗人意识到人生的荣华与贫贱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他希望能够购买一间茅庵,以此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同时也映照出周围的环境,形成一种自给自足的宁静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平和与豁达。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高闲

谪官滁上欲何为,唯把高闲度岁时。

费尽俸钱因合药,忙于公事是吟诗。

京中吏去慵传信,江外僧来与撰碑。

更待吾家婚嫁了,解龟休致未全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偶置小园因题(其二)

偶营菜圃为盘飧,淮渎祠前水北村。

泉响静连衙鼓响,柴门深近子城门。

濛濛细雨春蔬甲,亹亹寒流老树根。

从此商于地图上,画工添个舍人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偶置小园因题(其一)

十亩春畦两眼泉,置来应得弄潺湲。

三年谪宦供厨菜,数月朝行赁宅钱。

空愧先师轻学圃,未如平子便归田。

此身久畜耕山计,不敢抛官为左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唱和暂停霖淫复作因书四韵呈仲咸兼简宋从事

山云漠漠雨霏霏,正是骚人唱和时。

谪宦惭无贾生赋,愁霖合有谢公诗。

已妨步月尘凝榭,恐误登高菊满篱。

且喜宾筵得同道,不为篇什欲何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