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庄子祠堂

客过蒙城日欲曛,更寻祠馆拜遗真。

文章昔已悲衰世,香火今谁望俗人。

诸子异端争土苴,千秋馀乱见缘因。

祗应叔夜轻狂辈,未是先生入室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过庄子祠堂》由宋代诗人吕南公所作,通过对庄子祠堂的访问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哲学家庄子及其思想的深刻感悟。

首联“客过蒙城日欲曛,更寻祠馆拜遗真”,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黄昏时分探访庄子祠堂的情景,表达了对先贤庄子的敬仰之情。诗人不仅亲自来到庄子的祠堂,还特意寻找并拜祭庄子的遗像,以表达对这位伟大哲学家的追思和敬意。

颔联“文章昔已悲衰世,香火今谁望俗人”中,“文章昔已悲衰世”一句,反映了诗人对过去时代道德沦丧、文化衰败的感慨,而“香火今谁望俗人”则表达了对当今社会中人们是否还能真正理解和尊重庄子思想的疑问。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古今,揭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忧虑。

颈联“诸子异端争土苴,千秋馀乱见缘因”进一步探讨了庄子思想在后世的影响。这里“诸子异端争土苴”指的是众多学派在解读庄子思想时产生了分歧,甚至出现了曲解,而“千秋馀乱见缘因”则暗示了这种混乱局面背后的原因,即未能正确理解庄子的核心思想。

尾联“祗应叔夜轻狂辈,未是先生入室宾”以嵇康自比,表达了诗人认为自己虽非真正的庄子门徒,但至少在精神上有所追求,与那些仅仅表面推崇庄子而不深入理解其思想的人相比,自己更接近于庄子的真正信徒。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哲学追求的自信与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庄子祠堂的访问,以及对庄子思想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哲学探索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356)

吕南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寄芜湖征局都曹

不见铜陵唱和翁,相望三度叹秋风。

商量难得樽罍共,存问空烦简札通。

驴上阆仙邀苦思,草中田子建微功。

明年官满当携手,未定韩郎耳便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梳头见白发

未老先斑岂自由,可怜蒲柳易惊秋。

不缘迁染应非俗,若有梯媒必是愁。

老虱纵嫌相间别,素丝何害共风流。

尘劳兴味吾谙尽,肯似豪人讳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黄九游河州

黄河东背贺兰山,回望尘沙万里宽。

土地久传戎种姓,人民还笑汉衣冠。

军中意气谁先得,史上功名我惯看。

何日归来谈将略,转吾愁面入忻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六月二十七日醉书普安院壁

酉寻行甫戌已见,夜候显翁朝乃来。

隔树鸣蝉休聒耳,满樽浮蚁且衔杯。

多忧莫道无由解,一醉从初不用催。

传语群书未乖间,只今相忆尚须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