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行溪畔

翠盖斜阳外,雕舆绿水边。

清风吹细葛,微雨散遥天。

沙鸟盟何在,溪鱼乐自牵。

好来垂钓处,只是近人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晚行溪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傍晚景象。诗人赵完璧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夕阳西下,绿波荡漾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首句“翠盖斜阳外”,以“翠盖”比喻绿树或竹林,形象地描绘了夕阳余晖中,绿色植被被染上一层金黄的色彩,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氛围。接着,“雕舆绿水边”中的“雕舆”可能是指装饰华丽的车辆,此处借指行人的交通工具,与“绿水边”的静谧环境形成对比,暗示着人物活动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

“清风吹细葛,微雨散遥天”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新与宁静。清风拂过,细葛(可能指的是轻薄的葛布衣物)随风飘动,给人一种舒适凉爽的感觉。微雨从远处飘落,不仅增加了空气的湿润感,也给画面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沙鸟盟何在,溪鱼乐自牵”则将视角转向了水边的生灵。沙鸟(可能是水鸟)曾经的盟约已不在,或许是指它们的迁徙或是生活的变迁;而溪鱼自在游弋,享受着水中的乐趣。这一对比,既体现了生命的自由与无拘无束,也暗含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最后,“好来垂钓处,只是近人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垂钓是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象征着与世无争、亲近自然的心境。而“只是近人烟”则表明这种生活虽远离喧嚣,但并不完全隔绝于人类社会,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傍晚溪畔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544)

赵完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秋暑退晚坐

蟋蟀鸣阶下,凉风动槛前。

露华侵袂湿,月魄缀檐翩。

酷暑知何去,清宵自不眠。

幽吟对修竹,相与斗㛹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对雪限韵

错落明垂地,岑寥冷闭关。

寒庭花满树,青海玉连山。

作赋才难企,高眠迹可攀。

怀人清兴发,孤棹夜中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夏夜独坐

独坐芳庭晚,遥依银浦清。

竹风披溽暑,山月静荒城。

有酒閒仍醉,无官负自轻。

年年沧海上,高兴此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雨中

冥雨朝还暮,凄风夏作秋。

竹光联榻润,苔色上衣浮。

古木惊涛转,飞甍瀑布流。

清轩人独倚,尽日看浮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