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献仙音

虚阁笼寒,小帘通月,暮色偏怜高处。

树隔离宫,水平驰道,湖山尽入尊俎。

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

屡回顾,过秋风、未成归计。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

唤起淡妆人,问逋仙、今在何许。

象笔鸾笺,甚而今、不道秀句。

怕平生幽恨,化作沙边烟雨。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

翻译

空阁笼罩着寒意,小窗透进月光,傍晚的景色特别偏爱高处。
树木隔绝了宫殿,湖水平静地流过大道,湖光山色倒映在酒杯中。
唉,远方的客人滞留已久,捣衣声带着愁绪远去。
一次次回头,穿过秋风,仍未决定归期。有谁会想念我,在冷枫红叶中重逢。
呼唤那素颜女子,问问逋仙现在何处。
象牙笔和凤凰羽毛的信笺,为何如今不再写出优美的诗句。
我担心一生的幽怨,会化作沙洲边的烟雨迷茫。

注释

虚阁:空荡的楼阁。
笼寒:笼罩着寒意。
小帘:小窗户的帘子。
楚客:指远离故乡的人。
砧声:捣衣的声音。
逋仙:指隐士林逋。
象笔鸾笺:珍贵的书写工具,象征文采。
幽恨:深藏心中的忧愁。
沙边烟雨:形容凄凉的景象。

鉴赏

这首宋词《法曲献仙音》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清丽的词风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的才情。开篇描绘了一幅寒夜月色下的静谧画面,"虚阁笼寒,小帘通月",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接着,词人通过"暮色偏怜高处",表达了对远离尘嚣的向往。

"树隔离宫,水平驰道,湖山尽入尊俎",写景中寓含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湖光山色仿佛在杯酒之间流转,然而词人的心境却因羁旅之久而沉重,"砧声带愁去",砧声与秋意相融,增添了离愁别绪。

"屡回顾,过秋风、未成归计",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但又为归期未定而感到无奈。"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以冷枫红舞象征秋日的凄凉,进一步强化了词人的孤独与落寞。

"唤起淡妆人,问逋仙、今在何许",借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才华横溢的逋仙(林逋)的仰慕。"象笔鸾笺,甚而今、不道秀句",感叹时光荏苒,昔日的才子佳人如今不再吟咏佳句,暗含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最后,"怕平生幽恨,化作沙边烟雨",词人担忧自己的情感深藏不露,最终只能化为无尽的烟雨,流露出深深的哀愁和无可奈何之情。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体现了姜夔词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283)

姜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 字:尧章
  • 号:白石道人
  • 籍贯: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 生卒年:kuí](1154年—1221年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黄木香赠辛稼轩

花中惯识,压架玲珑雪。乍见缃蕤间琅叶。

恨春风将了,染额人归,留得个、袅袅垂香带月。

鹅儿真似酒,我爱幽芳,还比酴醾又娇绝。

自种古松根,待看黄龙,乱飞上、苍髯五鬣。

更老仙、添与笔端春,敢唤起桃花,问谁优劣。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点绛唇(其二)

金谷人归,绿杨低扫吹笙道。数声啼鸟,也学相思调。

月落潮生,掇送刘郎老。淮南好,甚时重到?陌上生春草。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寿

祝寿筵开,画堂深映花如绣。瑞烟喷兽。

帘幕香风透。一点台星,化作人间秀。韶音奏。

两行红袖。齐劝长生酒。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其一)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