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月.山塘秋集分题得坏塔

夜铃语断,更斜阳瘦影,谁问今古。

独立苍茫,镇占老,一角青山无主。

衰草丛生,枯枫倒出,时见归禽度。

残烽零劫,仗他半壁支拄。

长见峭倚荒天,凄凉如笔,写愁边风雨。

不许登临,怕倦客、题遍伤心秋句。

卧影空丘,招魂破寺,剩有孤云驻。

梦痕飞上,故王台榭何处。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山塘景色,以坏塔为背景,充满了历史沧桑感和孤独寂寥的情绪。"夜铃语断,更斜阳瘦影",夜晚的钟声渐息,夕阳的余晖映照着破败的塔影,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独立苍茫,镇占老,一角青山无主",塔孤独地矗立在广阔的天地间,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无人问津。

"衰草丛生,枯枫倒出,时见归禽度",衰败的草木和落叶中,偶尔有归鸟掠过,增添了画面的萧瑟。"残烽零劫,仗他半壁支拄",暗示着曾经的战争痕迹和塔的支撑作用,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残破与坚韧。

接下来的词句,"峭倚荒天,凄凉如笔,写愁边风雨",形容塔的姿态如同笔一般刻画着风雨中的哀愁。"不许登临,怕倦客、题遍伤心秋句",表达了对游子的同情,暗示了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主题。

"卧影空丘,招魂破寺,剩有孤云驻",描绘了塔的孤独与荒凉,只剩下孤云相伴。最后,词人借梦追寻,"梦痕飞上,故王台榭何处",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历史遗迹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对秋日山塘和坏塔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过去的追忆和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西楼九日

唤吟边、瘦月替珠灯,扶魂上西楼。

叹芳时俊侣,尊前掇送,坠梦难收。

又是黄华劝客,须插少年头。

明日尖风阵,绿减汀洲。

笛外乱峰无语,甚秋肠寸裂,还听吹秋。

想湖亭多宴,歌泪迸波流。

自销凝、断襟零佩,剩水云、冷画两三鸥。

休重向,小帘香处,残叶题愁。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虞美人

断魂空画相思影,细语成悽哽。

鹦哥犹唤旧坊名,几度寻春帘幕误人迎。

年时繫马门前柳,树更如腰瘦。

月胧悬泪夜盈盈,长见小楼圆梦到天明。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摸鱼儿.金山留云亭饯仲复抚部,酒半闻江上笛声起于乱烟衰柳间,感音而作,不自觉其辞之掩抑也

渺吴天觅愁无地,江山如此谁醒。

乱云空逐惊涛去,人共一亭幽静。

斜月耿,怕重见,青尊中有沧桑影。

吟魂自警,对潮打孤城,烟生坏塔,笛语夜凄哽。

招提境,还作东门帐饮,中流同是漂梗。

当年击楫英雄老,输与过江鱼艇。

愁暗省,换满目,胡沙蛮气连天迥。

苔茵坐冷,任怪石能言,荒波变酒,莫更赋离景。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东风第一枝.和梅溪春雪韵

玉斗新梅,珠敲暗竹,江春半酿寒暖。

粉云几处愁深,素波者番恨浅。

寻香旧径,趁细屧、弓痕轻软。

怕笛边、误约飞花,阁住小帘归燕。

沙草际、渐迷望眼,风絮里、暗销醉面。

乍看舞鹤閒庭,又寻印鸿故苑。

吴篷谁倚,画澹远山眉如线。

更镜娥含泪窥人,梦想缟衣重见。

形式: 词牌: 东风第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