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茅山夜

山中气早寒,霜白草短劲。

入夜窈窕林,虫鸣有余静。

土屋闭深月,隙光流一寸。

薄饮不成醉,疲肱已可枕。

浮累觕遣除,荒梦细商订。

独树惊高风,乱响集孤听。

山鬼呼欲来,幽釭剔已尽。

披衣观百念,揽镜槁双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山中所感受到的独特氛围与心境。开篇“山中气早寒,霜白草短劲”,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山中清晨的寒冷景象,霜白的草地显示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暗示着自然界的顽强与生命力。

接着,“入夜窈窕林,虫鸣有余静”描绘了夜晚森林的宁静,虫鸣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增添了夜晚的生动与活力。这里通过声音的对比,突出了夜晚的静谧与生机。

“土屋闭深月,隙光流一寸”则转向对居住环境的描述,月光透过狭窄的缝隙洒下微弱的光芒,营造了一种既神秘又温馨的氛围。这种光线的描写,既表现了夜晚的静寂,也暗示了居住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薄饮不成醉,疲肱已可枕”表达了诗人独自饮酒的情景,虽然没有达到醉酒的状态,但身心的疲惫却得到了缓解,可以安然入睡。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内心的平静。

“浮累觕遣除,荒梦细商订”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与反省,他试图摆脱生活中的烦恼与困扰,同时也在细思未来的计划与梦想。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展现了诗人的智慧与深度。

“独树惊高风,乱响集孤听”描绘了风吹过独树时的声音,以及周围环境的杂音,这些声音汇聚成一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听觉体验。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动态美,也反映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与关注。

最后,“山鬼呼欲来,幽釭剔已尽”通过想象中的山鬼召唤与熄灭的油灯,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神秘与孤寂感。而“披衣观百念,揽镜槁双鬓”则表达了诗人深夜独自思考人生、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收录诗词(2)

胡宗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门庵

崖头坐老佛,定僧拥白发。

山与夜俱深,崖溜滴寒月。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月]韵

送孙晓浦孝廉旋里将复有青州之行

高秋雁南下,送君归故园。

君心江海深,念兹风雨寒。

吾生故多感,聚散何纷繁。

此聚已云久,安敢怨离群。

弱弟怀师资,牵裾泪汍澜。

促君登车去,西岭日已残。

故乡自云乐,况乃怡亲颜。

君言到家时,更嗟离别难。

转篷常离根,泉水终辞源。

去乡复千里,托足东海滨。

愿君邀海月,还照燕山云。

形式: 古风

出都二首(其一)

行年七十古来稀,东马严徐事已非。

检点良方医老病,所需药物是当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出都二首(其二)

白石清泉故自佳,九衢车马漫纷拿。

欲知此后春相忆,只有丰台芍药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