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雅意待蟾光,烦襟期爽快。
无云点太清,远贤周色界。
天光净琉璃,露下真沆瀣。
勤渠谂后人,宜葺不宜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期待和珍惜之情。开篇“雅意待蟾光”即设定了一个在明净月光下等待佳人的场景,“烦襟期爽快”则表达了对这份等待中的心情,希望能够尽快与所期待的人会面。而“无云点太清,远贤周色界”则描绘了一片无污染的蓝天和远处山峦的景色,用以衬托主体的情感和境界。
“天光净琉璃,露下真沆瀣”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天空如同琉璃一般清澈透明,而地面上的露水则如珍珠般散布,这种景象不仅美丽,而且充满了诗意。紧接着,“勤渠谂后人,宜葺不宜坏”表达了对后来人的嘱咐,希望他们能够珍惜和维护这些美好的事物,而不是任其破败。
整首诗语言精致,意境幽深,既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也表现出了他对于后世的关怀和期望。
不详
形制似方桥,岛岸相连属。
春和逗凉飔,昼影浮净绿。
佳人罗袜轻,花时相步续。
澄澜忽生晕,下有双凫浴。
华构枕方塘,使台寂佳致。
二色真楠材,轮奂极精致。
花木四面围,如立复如侍。
一道仰澄清,此是澄清地。
十纪权臣第,修城外台宅。
乔木不知秋,名花数逾百。
远如山林幽,近与尘埃隔。
惠政裕一方,民犹以为窄。
结茅为圜屋,环堵不开牖。
斋居如雁堂,广长才六肘。
深藏子猷竹,不植陶潜柳。
勿起灭定心,宴坐空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