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问有何惆怅事,寺门临入却迟回。
李家哭泣元家病,柿叶红时独自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慈恩寺有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困扰和内心的矛盾。
“自问有何惆怅事”,这句表明诗人在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感到悲伤和烦恼。"寺门临入却迟回",则描绘了诗人面对寺门时的心不甘情不愿,犹豫不决的状态,这里的“寺”可能象征着一种精神的寄托或心灵的港湾。
接下来的两句"李家哭泣元家病,柿叶红时独自来",展示了诗人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观察。"李家哭泣"和"元家病",可能是指诗人所见到的不幸事件,这些事件让他感到愈发的心绪纷乱。而"柿叶红时独自来",则是描述一个秋天的景象,其中“柿叶”指的是柿树的叶子,"柿叶红时"意味着秋意浓重,这个季节往往容易引发人的感伤。诗人独自一人在这个时候到访寺庙,或许是在寻找心灵上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点滴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悟以及对精神寄托的渴望。这不仅是白居易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如人们的悲苦与无奈。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慵中又少经过处,别后都无劝酒人。
不挈一壶相就醉,若为将老度残春。
石浅沙平流水寒,水边斜插一渔竿。
江南客见生乡思,道似严陵七里滩。
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
烟萝初合涧新开,闲上西亭日几回。
老病归山应未得,且移泉石就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