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八夜辞屋叹

城狐暝嘷乌啄木,主人惊呼夜辞屋。

忽闻官军破城府,号令新传大都督。

火烧排栅照夜光,饶军奔溃人马伤。

快船直上春水发,明日军来安可当。

贫家无时走军马,少在家居多在野。

断垣未补棘遮门,败壁无泥雨飘瓦。

去年同行三十人,今年一妻兼病身。

弟兄飘散儿女丧,投杖欲往还逡巡。

人生辛勤理门户,暂去那能不回顾。

开花不得待人看,愤杀墙东旧桃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二月十八夜辞屋叹》描绘了战乱时期百姓生活的困苦与无奈。首句“城狐暝嘷乌啄木”以城狐和乌鸦的悲鸣声渲染出夜晚的凄凉气氛,暗示了战乱带来的不安。接着,“主人惊呼夜辞屋”写出了主人因官军攻城而惊慌失措,不得不离开家园的情景。

“忽闻官军破城府,号令新传大都督”两句揭示了战事的进展,官军获胜,但百姓并未因此得到安宁,反而面临新的动荡。“火烧排栅照夜光,饶军奔溃人马伤”进一步描绘了战况激烈,连敌军也陷入混乱,伤亡惨重。

“快船直上春水发,明日军来安可当”预示着战事的延续,即使逃到水上,也无法逃避即将到来的军队。“贫家无时走军马,少在家居多在野”表达了贫苦人家流离失所,生活艰辛的境遇。

后半部分转向个人的哀愁,“去年同行三十人,今年一妻兼病身”对比鲜明,展现了家庭的破碎和亲人的离散。“弟兄飘散儿女丧,投杖欲往还逡巡”刻画了亲人离世的悲痛和对未来命运的犹豫。

最后两句“人生辛勤理门户,暂去那能不回顾”表达了对家园深深的眷恋,以及对无法掌控的命运的无奈。“开花不得待人看,愤杀墙东旧桃树”以桃树比喻美好的希望,却无人欣赏,暗含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无情的控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以及人们在绝望中的挣扎和期盼。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家叹

东家盛时厌卑促,拓地四邻起高屋。

乱来怕见门户大,还撤屋材作薪卖。

忆昔东家全盛时,伐材作屋穷工奇。

上捎云霞起觚角,下斲山石开垣基。

椎牛酾酒万夫集,华馆重楼事雕饰。

妆成明镜动春云,宴罢珠帘夜光入。

当阶血色射锦茵,门前骏马骄嘶春。

强奴悍竖拥轩盖,过客俛首方逡巡。

一朝乱离俱散走,大屋空令别人守。

近圃偷残旧种花,南池伐尽新栽柳。

风椽雨壁何披离,绮户白日横蛛丝。

昔人强作金石计,此日谩同蝼蚁悲。

全家远去无遗屧,日落鼪鼯啸飞叶。

离离烟草门巷空,时有邻儿拾檐铁。

形式: 古风

燕喽喽

燕喽喽,羽缡徙,飞来飞去无休时。

主家门户已零落,泊向门前枯树枝。

枯树枝落多风雨,欲止还惊不能住。

一身投迹无所托,百口衔泥竟何补。

燕喽喽,羽扑簌,朝出愁飞暮愁宿。

杏梁暗逐綵云空,翠幕珠帘梦相逐。

社日欲过桃花稀,百鸟争巢春食肥。

池南华屋馀青草,落日时来掠地飞。

形式: 古风

告天鸟

江南有小鸟,群飞上天入天杪。

黄茆岭头拾虫蚁,声声告天鸣不了。

山前山后春雨晴,啾啾千声连万声。

瞥然飞出不可见,失势一落犹哀鸣。

凤凰南飞顾之笑,何不远引为娱嬉。

谓尔躯体陋,羽毛无鲜奇。

径寸之茆可以营尔栖,一粒之粟可以充尔饥。

胡为踯躅苦抱愤,奋首上诉鸣声悲。

劝尔勿多言,多言生间危。

吻弊吭绝徒尔为,天门九重深不知。

形式: 古风

虎逐狼

野狼据山作巢穴,连年呼群食人血。

一朝猛虎入山来,虎自凭陵狼迹绝。

山中久厌狼害人,乍得猛虎惊良驯。

岂知残毒乃本性,鼓吻磨牙更雄骋。

一鸟死,百鸟哀,一狼逐,十虎来,山藏泽薮胡为哉。

吾闻周公驱猛兽,不用长戈并劲弩,政教修德施溥。

人民欣欣乐含哺,麒麟来游凤凰舞。

上天甚明民甚苦,更万万古莫生豺与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