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秋晚索居简彊村,有怀京国旧游

檐花残雨,廊叶新霜,愁闻秋尽啼蛩。

水石高閒琴尊,岁晚稀逢。

隔江乱云催暝,卧空山,独对寒松。

倦游感,话辽天,归鹤湘浦来鸿。

一梦惊尘汉阙,记金坡,剑履折槛家风。

清浅蓬莱,仙槎换了渔篷。

栖栖五湖心事,放虚舟、伴老云东。

正凄悄,见斜阳、天外数峰。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秋日傍晚的寂寥景象,以檐头残雨和廊叶新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愁闻秋尽啼蛩"一句,通过秋虫的鸣叫,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词人借琴酒自娱,感叹岁月匆匆,与友人相聚的时光稀少。

"隔江乱云催暝",江面乌云翻滚,暗示夜幕将至,词人独处空山,唯有寒松为伴,流露出孤独与落寞。"倦游感,话辽天,归鹤湘浦来鸿",词人倦于漂泊,想象着归乡的鹤鸟和南飞的大雁,寄托思乡之情。

下片回忆起在京都的繁华往事,"一梦惊尘汉阙",仿佛梦境中回到了宫殿,但现实中只剩清贫的渔家生活。"清浅蓬莱,仙槎换了渔篷",表达了词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词人寓情于景,"栖栖五湖心事,放虚舟、伴老云东",表达了内心的纷扰与超脱,只见夕阳西下,天边峰峦若隐若现,更添了几分凄凉与寂寥。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繁华与现今孤寂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园夜寒尊与彊老清话待月,溪堂有烟水苍茫之感,明日赋此索和

连榻听松,过门看竹,相期放迹林峦。

一卧沧江,秋光几换颓颜。

凄凄夜雨黄花泪,更为谁、弹满西阑。

恁销沈,玉海珊枝,不挂渔竿。

曾传交让池边树,有吴侨并宅,偕隐高閒。

片席鸥波,应通鹤梦清寒。

归云已是忘机地,漫醉抛、屋里青山。

最知心,斜月窥尊,长送君还。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满庭芳.新治西寮,岁晚叙意,辄题一解,时戊申十月

邻寺霜钟,故城烟柳,旷如家住江村。

半溪黄叶,老树自知门。

胥宇还来旧燕,花落后为补巢痕。

閒情有,白鸥留客,呼取隔篱尊。

楼台,谁是主,梦中槐蚁,总付秋魂。

算扁舟身世,犹繫吴根。

向晚青山更好,人外想,林屋风存。

生涯托,幽居水竹,渔钓长儿孙。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元]韵

月下笛.寒夜闻床下蟋蟀感矣

落叶閒阶,秋声徇了,为谁吟苦。霜蟾挂户。

漏签迟、带愁度。

王孙已是无魂断,更何意、凄凉自语。

正机丝泪织,辘轳肠转,耿耿残曙。凝伫,寻秋处。

记斗草金笼,旧家儿女。閒情换日,岁寒时事如许。

虫天万感沈沈夜,忍重听、空帘暗雨。

漫怊怅,说与灯前事,梦也无据。

形式: 词牌: 月下笛

迷神引

看月开帘惊飞雨,万叶战秋红苦。

霜飙雁落,绕沧波路。一声声,催笳管,替人语。

银烛金炉夜,梦何处?到此无聊地,旅魂阻。

眷想神京,缥缈非烟雾。对旧河山,新歌舞。

好天良夕,怪轻换华年柱。塞庭寒,江关暗,断钟鼓。

寂寞衰灯侧,空泪注。苕苕云端隔,寄愁去。

形式: 词牌: 迷神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