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塔摇摇波浪间,几多舟楫望禅关。
天边幡影因心动,堂上潮音到海还。
我拔一毛犹自苦,师除双臂信如閒。
中流莫怪频回首,直到江南始见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景图,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水波与心灵的交响。开篇“白塔摇摇波浪间”即设定了全诗的意境,白塔在波光粼粼中摇曳,既映衬出江面上的涟漪,也预示着后文对禅关的向往。
“几多舟楫望禅关”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宁静之所的渴望,那些行船在波浪中前行,似乎都在寻觅一处超然物外的圣地。紧接着,“天边幡影因心动”则将视野扩展至天际,幡(旗帜)在风中飘扬,其影随着心灵的起伏而变化,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象,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堂上潮音到海还”一句,更是将听觉与视觉结合,传达了一种超越空间和时间的境界,那些在江南寺庙中回响的潮声似乎穿越了距离,直抵远方的大海。诗人通过这种描写,展现了自己对于精神家园的追求。
“我拔一毛犹自苦,师除双臂信如閒”两句,则是对佛法修行的一种比喻。诗人以“拔一毛”来形象地表达修行之艰难,同时也透露了对于导师宽厚教诲的感激。
最后,“中流莫怪频回首,直到江南始见山”一句,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在江上漂泊,不禁频频回望,那种对远方山峦的向往和追寻,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以及对精神寄托之地的渴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净土的情怀,是一篇融合了禅意与山水画意的佳作。
不详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星回律变数将终,二十年前此邑中。
天令尚随新岁改,人颜那得旧时红。
家无妻妾仍多难,腹有诗书可屡空。
莫笑郑人欺子产,到头留得惠民功。
仗节传呼出紫宸,燕南蓟北望车尘。
身为五郡循良守,家是三朝宿卫臣。
对榻梦魂思共得,据鞍吟啸喜相亲。
驿亭处处逢花发,疑是春光解送人。
雨过花开一郡忙,紫微山影照湖光。
东风不费舟船力,暖日能添罗绮香。
已拚今朝须尽醉,预愁明日又辞乡。
饱闻冯翊无花草,唯有城头至乐堂。
黄宫暖律暗相催,腊后春前见蜡梅。
青帝不知无蝶至,黄华先赏有蜂来。
风飘嫩蕊添莺羽,雪驾寒香入酒杯。
尽道此花居第一,如何更有百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