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只者赤肉一块,说甚清奇古怪。
平生懒似牛头,度世憨如布袋。
不空而空,无在而在。法法唯心,尘尘三昧。
问渠是假是真,两彩而今一赛。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所作的《禅人写真求赞》系列中的第四十七首,以独特的禅宗视角描绘了一位修行者的形象。诗人以赤肉为喻,指出这位禅者的平凡与质朴,"赤肉一块"象征其纯净无华的本质,"清奇古怪"则反衬出他的平常心,不追求外在的奇异表现。
"平生懒似牛头",以牛的憨态形容其懒散但内心坚定,"度世憨如布袋"进一步强调其宽厚包容,如同布袋能装下世间万物,无分别心。"不空而空,无在而在",表达的是他虽身处世间,却超脱物外,心境空灵,又真实存在于当下。
"法法唯心,尘尘三昧",说明他深谙佛法,明白一切皆由心生,修行在于日常生活中的顿悟和体验,即"三昧",也就是禅定的境界。最后,诗人以"问渠是假是真,两彩而今一赛"收束,提出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这位禅者的形象究竟是幻象还是真实?实际上,这正是禅宗对"真我"的探索,真假在此刻已无从分辨,只剩下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领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禅者的内在修为和生活态度,富有禅意,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直指人心的特色。
不详
五年一别惊初见,薄醉殊辜万里来。
春事阴晴到寒食,故人风雨满离杯。
拈花众里吾多负,取钵人间子未回。
自有深深无量意,可怜清浅说蓬莱。
情閒口快,眼深鼻隆。有时对云水,无可展家风。
梦鹤卧寒兮月魂泣露,冥鸿望断兮秋色摩空。
骨气能朴,精神愈憨。闲身无所系,冷眼莫相瞒。
远霁摩秋兮天河斗转,清霜结夜兮月窟蟾寒。
画得几成,精神许清。秋高月转,天淡河横。
出家如有以,处世似无情。
而今闹里相将去,拨动眉毛眼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