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杨仲桓学正

开卷即潸然,斯人不永年。

春秋郯子国,风雨广文毡。

遗德令人爱,清诗与世传。

至今华表鹤,夜夜月中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挽诗《挽杨仲桓学正》是明代诗人董纪所作,通过对逝者杨仲桓的追忆,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崇敬之情。

首句“开卷即潸然”,开篇便以读者阅读逝者生平或遗作时的泪水,渲染出一种哀伤的氛围,暗示了杨仲桓的早逝对后人来说是一份无法弥补的损失。

“斯人不永年”一句,直接点明了杨仲桓生命短暂的事实,表达了对逝者的惋惜之情。“斯人”指代杨仲桓,强调其为一个特别的人,却未能享受长久的生命。

接下来,“春秋郯子国,风雨广文毡”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郯子国可能是指杨仲桓出生或成长的地方,而“广文毡”则可能象征着他在学术或教育领域的贡献。这两句通过地理与物品的对比,既描绘了杨仲桓的生活背景,也突出了他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影响。

“遗德令人爱,清诗与世传”则是对杨仲桓品德和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遗德指的是他留下的道德品质,令人怀念;清诗则是指他的诗歌作品,流传于世,为人们所喜爱。

最后,“至今华表鹤,夜夜月中旋”两句,运用了华表和仙鹤的意象,华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柱,常用于陵墓前或宫殿入口处,象征着逝者的高尚品格和不朽精神;仙鹤则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作长寿和高洁的象征。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杨仲桓高尚品格和不朽精神的永恒怀念,以及对他作品和精神影响的持续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象征意象,深情地缅怀了杨仲桓这位学者的卓越贡献和高尚人格,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思与无尽怀念。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东野草堂

隐迹向东野,草堂幽趣多。

门垂系船柳,池放换经鹅。

象局间中戏,禅床醉后歌。

不知名利客,扰扰欲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舟次采石

风雨黄昏后,帆收采石来。

人家临驿住,野庙向江开。

蜡面倾浮蚁,灯花落细煤。

谪仙何处问,夜静水声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翁应吕宪佥之罗浮

绣衣分按处,父老候官船。

绿水青山郭,红螺白酒天。

不忧蛮俗悍,政要使君贤。

公暇堪游息,苏堤尚宛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思家

生别双垂泪,虚名五品官。

岂能忘顷刻,不见寄平安。

远道三千里,孤舟十八滩。

何时得归去,细与说艰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