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子鸿秀才《寸草恋晖图》

画工能描芳草色,难写中心一寸赤。

画工难写春浅深,却能描春驻春阴。

惆怅好春不能留,余晖空向图画求。

麦光染尽苌宏血,陔南一碧伤油油。

芸生托荫哪知好,戴天履地忘高厚。

一朝林木起寒风,剩得枯荄感速朽。

君不见,王裒展卷流涕时,门人为废蓼莪诗。

伤哉子路悲过隙,当食徒兴藜藿思。

草兮草兮萋以绿,春风一去归不复。

长使冬心抱寂寥,孤根寸寸含幽馥。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名为《题黄子鸿秀才<寸草恋晖图>》,通过描绘一幅“寸草恋晖”的画面,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之间对比的深刻感慨。

首句“画工能描芳草色,难写中心一寸赤”,以画工之能描绘出芳草的色泽,却难以捕捉到内心深处的一抹赤红,隐喻了艺术创作中对情感表达的局限性。接着,“画工难写春浅深,却能描春驻春阴”两句,进一步探讨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指出画工虽能描绘春日的浅淡与阴暗,却无法真正留住春天本身。

“惆怅好春不能留,余晖空向图画求”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与惋惜,暗示了人们在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无力感。接下来,“麦光染尽苌宏血,陔南一碧伤油油”两句,以麦田的光辉与苌宏的鲜血相映成趣,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辉煌,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深哀伤。

“芸生托荫哪知好,戴天履地忘高厚”揭示了自然界中植物依赖环境生长的特性,同时也暗含了人类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往往忘记了感恩与回报。“一朝林木起寒风,剩得枯荄感速朽”则描绘了自然界的无情更迭,即使是最坚韧的生命,也终将面临衰败的命运。

最后,“君不见,王裒展卷流涕时,门人为废蓼莪诗”引用典故,借王裒悼念亡妻之事,强调了生命中不可挽回的损失与哀痛。“伤哉子路悲过隙,当食徒兴藜藿思”则通过子路感叹时光飞逝,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切感慨。“草兮草兮萋以绿,春风一去归不复”再次强调了自然界的循环与生命的脆弱,“长使冬心抱寂寥,孤根寸寸含幽馥”则以冬心(可能指诗人自己)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中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性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与思考。

收录诗词(1135)

刘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艾至堂教授《临江署中见寄》韵

江上诗情烂漫初,晚风斜照太萧疏。

卅三福地无缘到,想见皋比自著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腊雪连日

弥天涨海花漠漠,白昼闭门光闪烁。

鸟雀无声客不来,围炉自爱团圞乐。

昨日已占一尺盈,夜来更觉烈寒生。

平明启户失盆石,位置凹凸增峥嵘。

闲眄庭柯乍改碧,肥尽瘦枝多光泽。

就中老辣有番椒,白玉盘中火齐赤。

冲寒乘醉一登楼,放眼苍茫四望收。

但觉千山无近远,际天一白光浮浮。

犹忆归舟过牛渚,七日江头风雪阻。

漫谓南来气候殊,不比北地阴凝聚。

今年正讶冬不寒,枯草烧残万木干。

屈指交春余几日,上天忽作同云团。

闻道雪深蝻不子,三农预为明年喜。

世间氛孽除不尽,安得天公一汰洗。

形式: 古风

丁未元旦

紫气氤氲接帝阊,门庭晓色蔼晴光。

一冬有雪先为瑞,八表同风已兆祥。

薄植未荣春自好,寿花添荫岁应长。

茅檐最觉天恩渥,早引韶晖上北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岁前购旧画,花下一猫,题者有责词,戏为狸奴解嘲(其一)

肉食岂不甘,性却爱泉石。

局外暂偷闲,室中莫相迫。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