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渡海》诗,是清代诗人孙元衡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航海者的内心世界与壮丽的自然景象。
首句“捩柁扬帆似发机”,生动地展现了航海者在起航时的紧张与决心,舵轮转动,风帆展开,仿佛启动了一台巨大的机械,预示着一场冒险的开始。接下来,“茫洋自顾此生微”一句,表达了航海者面对广阔无垠的大海时的渺小感和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乱山断处天应尽,一发穷时鸟不飞”描绘了大海尽头的辽阔景象,群山在远方断续,似乎连天际线都被切断,展现出一种壮丽而孤独的美。当船只驶向大海的尽头,连飞翔的鸟儿都似乎失去了方向,这既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是对航海者勇敢探索精神的赞美。
“鱼眼光边波闪烁,龙涎影外国依稀”则将视线转向海面,鱼儿在光线下闪烁,波浪在阳光下跳跃,仿佛整个海洋都在舞动。远处,隐约可见的可能是传说中的龙涎,象征着未知与神秘,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
最后,“壮游奇绝平生冠,斯语东坡未必非”总结了这次航海之旅的非凡体验,将其视为一生中最壮丽的旅程。诗人认为,即使是苏轼这样的文学巨匠,也未必能完全表达出这种经历的奇绝之处。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自身成就的自豪,也体现了对伟大文学家的敬仰。
整首诗以航海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冒险精神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