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杨思齐感怀

百鍊冰清任断魂,吹竽无意上王门。

三年未有匡时策,一饭总成明主恩。

献赋得金真易与,草玄投阁不堪论。

头颅镜里今如许,莫遣秋霜鬓上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同的《次韵杨思齐感怀》,表达了诗人杨思齐的内心感受。首句“百鍊冰清任断魂”描绘了主人公心境如冰般清澈,但又感到孤独和失落,仿佛灵魂被割裂。接下来的“吹竽无意上王门”暗指他失去了入仕为官的兴趣,即使有才华也无意去追求权贵之门。

“三年未有匡时策”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已经三年没有找到能够改变国家命运的策略。而“一饭总成明主恩”则感慨即使是一顿饭的恩惠,也让他深感皇恩浩荡,暗示了自己的处境艰难。

“献赋得金真易与”表明他曾经试图通过献诗求取功名,但轻易得到的可能是表面的赏赐,并非真正的价值认同。最后,“草玄投阁不堪论”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认为自己的著作虽好,却无法在朝廷中得到公正评价。

结尾“头颅镜里今如许,莫遣秋霜鬓上存”以镜中的白发形象地揭示了岁月流逝和壮志未酬的感慨,希望不要让秋霜般的白发增添更多的忧愁。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朱同对仕途和人生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15)

朱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紫阳山樵。朱升子。洪武中举明经,官至礼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图绘,时称三绝。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 字:大同
  • 号:朱陈村民
  • 籍贯:徽州府休宁

相关古诗词

同冯伯昂泛舟由姑苏过吴江抵钱塘舟中有作

连床夜听姑苏雨,柔橹晓棹吴江云。

大地北来山势尽,长江东去浪花分。

知君久抱屠龙技,叹我空怀封禅文。

安得扁舟早归去,故山高卧谢知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吴江即景分韵得池字

平湖万顷去帆迟,遥见孤村列戍旗。

一塔已无当日箭,三高犹有昔年祠。

风掀急浪飞桥动,霜满高楼画角悲。

欲访鸱夷何处是,望中烟树自参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过吴江思归

岁暮江春忆故园,片云犹隔路三千。

长歌作客岂今日,拔剑出门思去年。

古歙春归梅似雪,吴江风静水如天。

双亲欲望儿归日,无奈南来有障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冯伯昂见赠

扁舟载雨夜沉沉,好语时闻咳唾音。

弹铗作歌知客憾,论功坐树见臣心。

无缘可结三生梦,有志终成百鍊金。

江左几时休战伐,与君携手步园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