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同的《次韵杨思齐感怀》,表达了诗人杨思齐的内心感受。首句“百鍊冰清任断魂”描绘了主人公心境如冰般清澈,但又感到孤独和失落,仿佛灵魂被割裂。接下来的“吹竽无意上王门”暗指他失去了入仕为官的兴趣,即使有才华也无意去追求权贵之门。
“三年未有匡时策”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已经三年没有找到能够改变国家命运的策略。而“一饭总成明主恩”则感慨即使是一顿饭的恩惠,也让他深感皇恩浩荡,暗示了自己的处境艰难。
“献赋得金真易与”表明他曾经试图通过献诗求取功名,但轻易得到的可能是表面的赏赐,并非真正的价值认同。最后,“草玄投阁不堪论”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认为自己的著作虽好,却无法在朝廷中得到公正评价。
结尾“头颅镜里今如许,莫遣秋霜鬓上存”以镜中的白发形象地揭示了岁月流逝和壮志未酬的感慨,希望不要让秋霜般的白发增添更多的忧愁。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朱同对仕途和人生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