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鸣治外屡有投赠而和章不至试语明仲即跃然而起此非相负者集唐句以启之

汉宫题树忆仙郎,共汝朝天会柏梁。

谢朓每篇堪讽咏,扬雄托谏在文章。

春浮玉藻寒波落,水滴铜龙昼漏长。

自有神仙鸣凤曲,不将清瑟理霓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自鸣治外屡有投赠而和章不至试语明仲即跃然而起此非相负者集唐句以启之》。诗中运用了多个唐代诗人的诗句,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创作以及对时局的感慨。

首联“汉宫题树忆仙郎,共汝朝天会柏梁”,借用汉代宫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昔日友情的怀念与向往,仿佛与友人一同朝拜天子,共聚柏梁台,共享荣光。

颔联“谢朓每篇堪讽咏,扬雄托谏在文章”,引用了南朝诗人谢朓和西汉文学家扬雄的诗句,赞美了他们的作品值得反复吟诵,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也像扬雄一样,通过文章来表达谏言,寄寓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颈联“春浮玉藻寒波落,水滴铜龙昼漏长”,描绘了一幅春日湖面波光粼粼、玉藻浮动的画面,与“水滴铜龙”这一细节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尾联“自有神仙鸣凤曲,不将清瑟理霓裳”,以“鸣凤曲”和“清瑟理霓裳”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即使在现实中无法得到回应,也不会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集唐句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创作以及个人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李东阳作为明代文坛大家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明仲和章至谓不宜独以险韵相困因索再和一首

几宿春山共陆郎,飞飞轻盖指河梁。

青云旧路通仙掖,草色新年发建章。

身外虚名将底用,愁来一日即为长。

檐前春色应须惜,昨夜新裁白翠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周侍讲伯常闻予止诗作长句见督开戒因集唐句奉答之

北阙晴云捧集闱,洞门高阁蔼馀辉。

郎君官贵施行马,讲殿谈馀赐旧衣。

载笔已齐周内史,何人敢和谢玄晖。

杨花榆荚无才思,已分将身著地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罗禋仲绍兴教授集句

辇下惟因忆弟兄,何时开阁引诸生。

云连海气琴书润,日射螭头剑佩明。

好是五贤嘉赏地,早知三礼甲科名。

馀杭溪上扁舟好,犹是孤帆一日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鼎仪漫兴见寄韵集句

携手城南历旧游,江南江北路悠悠。

青山只忆招提境,白雪多随汉水流。

绛简尚参黄纸按,清言远待玉人酬。

春风无限潇湘意,宋玉无愁也自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