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龄十景(其五)红崖叠翠

曾闻千仞岧峣顶,上有仙翁隐碧云。

蕉叶懒挥尘自远,枫枝不悴景长温。

丹光迸井清宵焕,雾气埋山白昼昏。

积黛凝岚轇轕处,药炉茶臼至今存。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遐龄十景(其五)红崖叠翠》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中仙境图。首句“曾闻千仞岧峣顶”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峰之高峻,暗示了仙翁隐居之地的非凡。接下来的“上有仙翁隐碧云”进一步渲染了山巅的超凡氛围。

“蕉叶懒挥尘自远”运用了比喻,将山风吹过蕉叶的景象与远离尘世的宁静相连,展现出自然的恬淡与悠然。“枫枝不悴景长温”则通过枫树的常青,寓意着环境的温和与长寿之意。

“丹光迸井清宵焕”描绘了月光如丹,照耀在清冷的夜晚,增添了神秘色彩。“雾气埋山白昼昏”则写白天山间云雾缭绕,如同被雾气笼罩,更显其深邃和朦胧。

最后两句“积黛凝岚轇轕处,药炉茶臼至今存”聚焦于细节,点出山中的药炉和茶臼,暗示这里曾有人迹,但又因长久的岁月而显得古老,增添了历史感和沧桑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红崖叠翠的景色,寓含了对长寿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历史的深深敬畏。

收录诗词(755)

李昌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字:昌祺
  • 号:侨庵
  • 籍贯:白衣山
  • 生卒年:1376~1452

相关古诗词

遐龄十景(其六)缑岭朝霞

晨暾乍出上榑桑,散作奇文五色章。

旸谷影高争焕烂,赤城标建远微茫。

曾为烧佛禅师号,复作修仙道士粮。

若使有缘逢子晋,便求咽嗽上升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遐龄十景(其七)萧台积雪

六出花飞尺许深,吹笙台榭尽琼林。

长空鹤下巢难认,薄暮樵归路莫寻。

玉垒更添仙境胜,冰崖不受世尘侵。

匏簧冷涩无遗韵,赢得琴留折竹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遐龄十景(其八)龙冈雨霁

何年神物此中蟠,化作奇峰紫翠攒。

水落树根犹半湿,泥沾花片未全乾。

天东初日一轮近,陇上闲云万亩宽。

最好连山皆白石,霶?洗出玉鳞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遐龄十景(其九)鸾冈秋月

银盘端正挂瑶天,灏气寒光两斗妍。

白鹤仪鸾成恍惚,黄尘清水叹更迁。

五行秀淑兹山聚,百种祯祥此地全。

应与三仙同不老,坐看兔魄谩亏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