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凌兢瘦马踏春泥,雪后郊原绿未齐。
一抹午烟风隔断,野鸡声在竹林西。
这首明代诗人储巏的《郊行》描绘了一幅春天郊外的清新景象。首句“凌兢瘦马踏春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骑着瘦弱的马匹,在刚刚融化的春泥路上小心翼翼前行的情景,透露出一丝艰辛与探索的气息。接着,“雪后郊原绿未齐”点明是雪后初晴,田野上仍有残雪,但新绿正悄然萌发,尚未完全覆盖大地,展现出冬去春来的过渡之美。
“一抹午烟风隔断”描绘的是午后时分,淡淡的炊烟袅袅升起,却被微风吹散,形成一道短暂而迷人的风景线。最后一句“野鸡声在竹林西”,以远处竹林中传来的野鸡鸣叫声为背景,增添了宁静而生动的自然音响,让人感受到郊外的宁静与生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郊外春天的清新、宁静和生机,以及诗人踏青时的独特感受,富有生活气息和季节感。
不详
湖雨吹风洗暮烟,渚禽惊浪逗行船。
旧时酒伴飘零尽,莫怪春愁到客边。
野水微茫断岸平,几家相对掩柴荆。
不须候吏沙头报,驿站悬知是古城。
一路轻寒二月中,水南桃李不曾红。
怪来河朔春光晚,吹过花时尚北风。
达官宜高居,胡为喜卑下。
岂是三命馀,动欲循墙者。
天予固甚丰,自取恒欲寡。
何必大厦成,而后虚三瓦。
无梁架榱题,无牖饰丹赭。
惟有窗隙中,尚能通野马。
鬼瞰非所忧,客来可延坐。
看云数捲帘,看月疑乘舸。
温燠不知冬,通明复宜夏。
有书常满床,有酒常盈斝。
自读仍自斟,高情还自写。
岂无数仞堂,得志弗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