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四月入都过塘栖与家容伯吉士游超山

超山我故人,十载心相识。

愧我作劳薪,与山失交臂。

行将入京华,立愿穷幽异。

孤帆落栖溪,招邀有昆季。

更约一二人,刺舟响菱芰。

遵渚溯回波,压篷满空翠。

人望意中山,山有迎人意。

弃舟入松篁,芒鞋快新试。

萝磴转千盘,树杳琳宫閟。

石壁傍寺门,青苔拭题字。

小憩款禅扉,烹泉展茶具。

寺后倚巉岩,仄径通幽邃。

崩崖络藤萝,荒榛切冠屣。

誓与山相穷,志决力亦鸷。

俯首而蛇行,直上猿猱避。

一瞥天地开,大快生平志。

纹波上下河,罗带萦回腻。

叶叶过风帆,绝似凫鹥戏。

遥望钱塘江,东去何雄肆。

浑茫接海门,应有鱼龙蛰。

江右置州城,峰峦相覆被。

西湖与南屏,落日苍烟里。

中有倚闾人,会当念征辔。

回首望吴兴,群山列如帜。

其右秀州城,风烟隔明媚。

高鸟入寒云,平芜没孤骑。

微茫烟雨楼,缥缈茶禅寺。

明日泊孤帆,极目知何地。

莽莽目中山,历历心头事。

宏识与孤怀,对此将谁寄。

凉蟾欲东升,踆乌渐西坠。

四山横暮烟,万籁交寒吹。

愀焉不可留,心魂为之悸。

挥手谢山灵,归觅垆头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夏曾佑在清末近现代初年癸巳四月入都途中,经过塘栖并与友人家容伯游历超山时所作。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超山的自然风光和与友人的游历过程,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山水间的豪情壮志。

诗中,诗人回忆与老友十年的深厚情谊,感叹自己未能常伴山水,错过与超山亲近的机会。他立下誓言,决心深入探索超山的幽奇之处,邀请友人一同乘舟游览,沿途欣赏水光山色,如“孤帆落栖溪”、“萝磴转千盘”。诗人通过描绘攀爬险峻山路的场景,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超山的景色让诗人感到心旷神怡,如“大快生平志”,而钱塘江的雄伟壮观也令他深感震撼。在游历过程中,诗人不忘家乡和亲人,表达了对家的思念。最后,诗人面对茫茫山水,感慨万千,决定告别超山,带着这份孤怀和宏识,期待在未来的生活中寻找寄托。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重,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人生旅途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22)

夏曾佑(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光绪庚寅进士,改庶吉士,历官泗州知州。有《碎佛师杂诗》

  • 字:穗卿
  • 籍贯:钱塘

相关古诗词

云栖礼莲池大师塔

篮舆出郭门,仄径遵江浒。

瘰石饱寒潮,崩崖临鬼斧。

对之伤人心,始愿为之忤。

一转入风篁,空翠连天宇。

极乐虽云遥,尘劳已先瘉。

竹尽见松杉,云外传钟鼓。

俯仰入招提,循行到廊庑。

扫塔礼遗容,翻经识芳矩。

想见说经时,优柔到龙虎。

浙江从西来,浩翰从东去。

左右生哲人,今古同门户。

圆顿證华严,归功在净土。

功在障狂禅,非故繁章句。

郁盘五云山,轮困万松树。

日落大江横,禅定成千古。

回首入山年,愧汗真如雨。

形式: 古风

嘉兴道中

渐见平芜澹日收,烟波如此泊孤舟。

微茫塔影含云立,知是明朝过秀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登烟雨楼

片帆冲雨入苍茫,隔雨楼台露夕阳。

万顷纹波围雉堞,一声柔橹和吴娘。

风流朱李遗文落,依约云庭昔梦长。

祇少四围山色好,为扶残梦到钱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嘉善道中

纱窗临水水盈盈,吴语烟中渐次生。

最是楼头残梦觉,等闲犹作故乡听。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