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汪仲淹

日余栖崆峒,九阳坐晞发。

承子问道言,词组不能答。

今者游金陵,双驺日喧喝。

过耳了不停,当机时自发。

真宰失玄珠,宁为罔象设。

顶生慕帝释,举念成一蹶。

有身亦何患,无生宁待说。

摆脱有无关,悠然得真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答汪仲淹》。诗中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探讨了人生、修行与解脱的主题。

首句“日余栖崆峒,九阳坐晞发”描绘了诗人隐居于崆峒山,每日沐浴在阳光下,暗示其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接着“承子问道言,词组不能答”,表明诗人面对问题时的困惑与思考,引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今者游金陵,双驺日喧喝。过耳了不停,当机时自发”描述了诗人旅行至金陵,双驺(随从)的喧闹声并未打扰他,反而在关键时刻启发了他的思考。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专注与对外界干扰的超脱。

“真宰失玄珠,宁为罔象设”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真理的追寻,认为真正的主宰失去了玄妙的智慧,不应为虚幻的存在所设限。这反映了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

“顶生慕帝释,举念成一蹶”通过比喻,指出追求外在的神灵崇拜(帝释天)并不能带来真正的解脱,真正的解脱来自于内心的觉悟。

“有身亦何患,无生宁待说”强调了对生死的豁达态度,认为无论是有形的身体还是无形的生命,都不应成为困扰,真正的解脱在于超越生死的束缚。

“摆脱有无关,悠然得真诀”总结了全诗的主旨,即通过摆脱对有形世界和生死的执着,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与真正的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修行与解脱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承大宗伯姜公少司寇李公邀同大司寇陆公少司徒方公陟牛首山有述

金陵信佳地,兹山仍丽观。

标形自牛首,遥势应龙盘。

丛楸入昼暝,长松当夏寒。

云梯界危汉,梵宇绘层峦。

仰窥象纬逼,俯觉尘世宽。

江拖万里练,岩横千仞丹。

追昔始兴议,聊深冶城叹。

胡云表双阙,毋乃文偏安。

巨明一开辟,奕世乃胜残。

文祖时驻跸,神孙此回銮。

天子自有真,奸萌焉得干。

雍雍凤游圃,衎衎鸿渐盘。

朱衫杂缁素,白社容簪冠。

方藉禹功大,况值尧世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将至祖堂过岭返望牛首

脉从牛首来,胜自兹岭始。

足力虽小疲,目境殊未已。

午照苍松巅,千崖被红紫。

恍如帝释天,镕金饰睥睨。

色相故以空,羡心何缘起。

形式: 古风

祖堂

大道本无统,兹统乃融师。

智岩敷五叶,鹤林横一枝。

任尔黄梅发,差强未熟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泰和萧京兆感异梦得地构楼甫成而拜敕命之锡俾余以诗纪之

梁德一何长,照灼光来裔。

八叶秉台衡,余休犹未替。

侯其名家子,通显身自致。

杰构入幽梦,奇征协雄思。

武姥当倚栏,淇塘曲环砌。

云霞郁缭绕,竹柏献葱翠。

燕贺客席初,凤衔王纶至。

臣冈百稽首,奉之踰六瑞。

山君日来朝,斗使夕相媚。

非由地灵藉,讵表天文丽。

赫赫萧京兆,食息衔恩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