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靖脩黄金台诗

贤者何曾为此来,黄金空复垒高台。

先生志节超千古,一曲清风溢九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黄金台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对古代贤者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个人志节的深刻思考。首句“贤者何曾为此来”,以反问的形式引出主题,暗示了古代贤者并非为了黄金台的存在而存在,他们的价值超越了物质的诱惑。接着,“黄金空复垒高台”一句,通过描述黄金堆砌的高台,反衬出其物质价值的虚幻,强调了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积累,而在于精神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

后两句“先生志节超千古,一曲清风溢九垓”,将笔触转向对古代贤者的赞美。这里,“先生”是对古代贤者的尊称,“志节超千古”表达了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具有永恒的价值。“一曲清风溢九垓”则用自然界的清风比喻他们的美德,形象地说明了这种美德如同清风一般,不仅能够净化人心,还能跨越地域界限,影响深远,充满了诗意的感染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既表达了对古代贤者高尚品德的颂扬,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个人理想与追求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价值的重视和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收录诗词(1331)

薛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怀沅州五友五首(其一)

沅阳清气满乌台,为有脩篁绕户栽。

两载好风明月夜,新诗谁对此君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再怀沅州五友五首(其二)

无端诗兴远谁添,红白双梅倚画檐。

千里中州风雪夜,一窗清月忆湘南。

形式: 七言绝句

再怀沅州五友五首(其三)

帘捲秋风绕砌花,沅阳几对昔年华。

关山白露三千里,谁采金英泛紫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再怀沅州五友五首(其四)

持赠曾同驿使梅,纫香聊尔意徘徊。

当时九畹花应在,几向光风烂漫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