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病起(其一)》,是明代诗人凌义渠所作。诗中描绘了病后初醒的复杂心境和身体感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病痛对人的身心影响。
首句“徒言百岁赊,宛转随尘蠛”以“赊”字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暗示了病痛中对生命流逝的深切感慨。接下来的“习荼讵识苦,濒危乃清切”两句,通过对比日常生活的平淡与病痛中的清醒,突出了病痛带来的强烈感知。
“万钧悬一丝,鼠齧垂垂绝”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病痛中身体的脆弱和生命的岌岌可危。紧接着,“秋瓜摘渐稀,层冰踏将裂”则以自然景象的衰败来象征病体的虚弱和内心的痛苦。
“铢铢悉上心,神鬼纷相掣”进一步展示了病痛对心灵的折磨,仿佛每一丝痛苦都直击内心深处,甚至让神鬼也难以平静。最后,“遑复念其馀,我躬自不阅”表达了在病痛面前,其他的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只有自身的经历才是最真实的体验。
“常忧食未充,至此方知噎”揭示了病痛中对基本生存需求的深刻反思,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挣扎。而“横身炽炭炉,至此才言热”则以极端的比喻,强调了病痛中对温度的敏感,以及这种敏感背后的心理状态。
“晨钟一以扣,帏灯晃明灭”描绘了病中醒来时的瞬间,晨钟的敲响和灯光的闪烁,既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也预示着夜晚的临近。最后,“及尔未灭时,微光尚可掇”表达了在病痛中对光明的渴望,即使微弱,也要紧紧抓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深刻地描绘了病痛对人的身心影响,以及在病痛中对生命、健康、生存等基本价值的重新审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