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闲归庐山四首(其二)

琅琊山中水,韵入三尺桐。

琅然醉翁操,发自玉涧翁。

流泉不成音,写寄十二宫。

醉翁不可见,妙语聊形容。

尝闻三峡泉,上与天汉通。

请君记馀响,相彼玉佩风。

此声倘可继,那复有此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程俱所作,名为《送崔闲归庐山四首(其二)》。诗中描绘了琅琊山中的流水与三尺桐琴的和谐共鸣,通过醉翁操的演奏,将自然界的声响转化为音乐的旋律,仿佛从玉涧中流淌而出。诗人以“琅然”形容这美妙的乐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

接着,诗人联想到传说中的三峡之水,与天上的银河相通,以此来比喻音乐的深远和广阔。他希望读者能记住这余音袅袅的美妙旋律,如同听到玉石碰撞发出的清脆之声。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能够继续创作出如此美妙音乐的期待,同时也暗含着对友人崔闲归隐庐山后,能否继续追求和传承这种高雅艺术的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音乐艺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送崔闲归庐山四首(其三)

论世得师友,陶公乃其人。

清游入梦寐,庐山真夙因。

迩来二十年,浪染衣上尘。

陶公已去久,歘如空中云。

庐山如高士,可望不可亲。

坐想虎溪路,闻钟动微颦。

永怀炉峰顶,飞烟发朝曛。

羡子归故隐,兹焉毕其身。

吾意久规往,当从君问津。

形式: 古风

送崔闲归庐山四首(其四)

吾友胡少汲,结庐皖公城。

灊山有小隐,背负紫翠屏。

前临一溪水,可以濯我缨。

欲分青山半,留我谷口耕。

信美非吾乡,翩然遂宵征。

闻君草堂处,亦复占地灵。

虚檐倚苍崖,下有玉涧鸣。

乐哉不可到,因君怀友生。

形式: 古风

黄鲁直有食甘念慈母衣绽怀孟光之句用为韵作五作以寄旅怀(其一)

据梧不必席,裹趼不必舄。

饥来太仓陈,饱胜列鼎食。

愿言伏嵁岩,保此稼穑甘。

正使能已百,宁当笼暮三。

形式: 古风

黄鲁直有食甘念慈母衣绽怀孟光之句用为韵作五作以寄旅怀(其二)

凋林如白鬓,色变不可染。

招提据木末,清凛绝浮念。

俯窥群啄鸡,仰见乌哺儿。

敛手不敢嚇,无为伤彼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