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诗《九月东巡山行》由区越所作,描绘了一位皇帝在九月东巡时的山行景象。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
首联“驿路淩晨匹马迟,村庄犹自掩柴扉”,开篇即展现出清晨山路上的宁静与孤独,马蹄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而远处的村庄还沉浸在梦乡之中,柴扉紧闭,一片静谧。
颔联“金包曜日黄柑熟,霜实落林红柿稀”,诗人通过“金包”、“曜日”、“熟”等词,生动描绘了阳光下成熟的黄柑,金黄色的果实仿佛包裹着阳光,光彩夺目;而霜冻后的红柿,虽稀疏但依然鲜艳,展现出秋天特有的色彩与生机。
颈联“试听农谈都了了,偶经湖水便依依”,转而描写与农民交谈的情景,农人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满足与对土地的深情,诗人偶遇湖水,不禁心生留恋,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喜爱。
尾联“尘冠未濯沧浪去,羞上严陵旧钓矶”,诗人并未洗去尘世的冠冕,继续踏上旅程,却对古代贤士严陵的钓鱼台心生敬意,暗含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身官场生涯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色、人物对话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