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涨池新满,山寒屋尽低。
愁多憎夜雨,睡少喜晨鸡。
社肉初分胙,春芜已再犁。
明朝寻父老,不怕蹋街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醒来所见的景象和内心感受。"水涨池新满"写出了池塘随着雨水增多而水面涨满的清新景象,"山寒屋尽低"则反映出山间早晨的寒冷,连房屋都显得更加低矮。接下来,诗人表达了愁绪与孤独,"愁多憎夜雨",因为夜雨增添了内心的忧虑,而"睡少喜晨鸡"则暗示诗人因愁苦而难以入眠,但清晨的鸡鸣又带来一丝希望。
"社肉初分胙"描述的是乡村习俗,社日分肉,象征着社区的和睦与节日的气氛,"春芜已再犁"则展示了农事的繁忙,春天到来,土地已经再次被翻犁,准备播种。最后两句"明朝寻父老,不怕蹋街泥"表达了诗人决定抛开烦恼,明天去探访乡亲,即使道路泥泞也不畏惧,显示出他的乐观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乡村生活的深深眷恋。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寒夜卧林庐,萧然适有馀。
虫悲号坏壁,灯暗守残书。
养拙天知我,安贫老似初。
虽非漆园吏,也作蝶蘧蘧。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抚枕时时犹叹欷,阨穷已极畏凶饥。
雨声淅沥孤斋冷,客梦萧条万里归。
山邑风雷移蜃穴,海城水潦半民扉。
如云秋稼方相贺,一饱还忧与愿违。
江湖送老一渔舟,清梦犹成塞上游。
生马驹驰铁蹄踠,古铙歌奏锦衣褠。
玉关雪急传烽火,青海云开见戍楼。
白首不侯非所恨,咿嘤床箦死堪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