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秋霁图图有鸿雁乌鸦竹木为吴太守作

太湖潋滟浮晴玉,芦荻河洲秋蔌蔌。

悬崖崒嵂黛蛾森,群雁盘翔下平陆。

瑶天捲云碧于镜,山空水阔横秋影。

玉笔峰前铁画书,白榆川上金蛇阵。

哀乌冥冥破昏碧,寒声带暝相呼急。

兰室银釭融冷光,佳人半掩罗襦泣。

小奴有警相依眠,野人缯缴今悄然。

梦回边塞三更月,魂逐衡阳万里天。

栖栖有恨谁教省,啄者自啄饮自饮。

南国原田菰米稀,洞庭渚泽烟波冷。

学渊老仙鹤骨清,修筠落木多秋情。

夕阳树杪散馀绮,归鸟欲宿哑哑鸣。

尔乌已托一枝安,征鸿暂喜平柯宽。

明日飞骞九逵上,请看仪羽天朝端。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湖山秋景图,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开篇“太湖潋滟浮晴玉”,以“晴玉”喻指湖面在阳光照耀下的清澈明亮,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太湖的宁静与美丽。接着“芦荻河洲秋蔌蔌”,通过芦苇在秋风中的瑟瑟声,渲染出秋天的萧瑟氛围。

“悬崖崒嵂黛蛾森”一句,将悬崖峭壁比作浓密的黛色眉毛,既突出了山势的险峻,又赋予了画面一种动态的美感。群雁盘翔、玉笔峰、白榆川等意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感,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

“瑶天捲云碧于镜,山空水阔横秋影”两句,以“瑶天”、“碧镜”形容天空的纯净与湖面的平静,同时通过“山空水阔”描绘出辽阔的景象,而“秋影”则增添了季节的气息。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玉笔峰前铁画书,白榆川上金蛇阵”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峰比作铁画,白榆川上的景象比作金蛇阵,既表现了自然之美的独特之处,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后半部分转而描绘了乌鸦、哀鸣、兰室、佳人、小奴等元素,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秋日夜晚的静谧与凄凉,以及人物的情感状态。如“哀乌冥冥破昏碧,寒声带暝相呼急”,通过乌鸦的哀鸣,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最后,“南国原田菰米稀,洞庭渚泽烟波冷”两句,将视线转向广阔的田野与湖泊,通过“菰米稀”、“烟波冷”描绘出秋日的萧瑟与寂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山水诗。

收录诗词(6)

郑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杨进士毕姻归姑苏

仙子承恩下赤霄,香风送上木兰桡。

五云光动黄金榜,双凤声和碧玉箫。

石洞蟠桃开作锦,银河灵鹊驾成桥。

归来莫恋春容好,整佩应期共早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挽杭州蒋处士

徜徉杖屦啸林丘,白发萧萧七十秋。

令子初承闻喜宴,仙翁应梦采真游。

西湖谁咏寒梅月,剡曲空遗夜雪舟。

惆怅涌金门外路,斜阳原上重回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浩浩无津际杳溟,烟波何处望蓬瀛。

冯夷银屋千层迥,汉使星槎一叶轻。

盈缩应随天地化,奔流不尽古今情。

万方共喜风涛息,四海弦歌赞圣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一骑骎骎涉远途,纷纷如雾暗云衢。

迎风却认沙中起,过雨还从陌上铺。

乱逐行车迷剑佩,不随流水入江湖。

祗今四海升平日,伫见晴空一点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