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杨寿卿送双鸭用香木拄杖韵

我家群鸡真似木,君家双鸭重如玉。

情知此物不敢烹,未忍戛羹求剩馥。

传闻深村水田里,翠羽成群蔽溪谷。

乔仙两舄不用多,尺纸长须慰幽独。

墙头瓠壶舍下笋,唤作蒸鹅烹健犊。

前时馋客错欢喜,益水添薪费煎促。

主人此外北窗风,饭后乳瓯初睡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交换礼物的情景,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一种亲昵而不失庄重的友情。诗中“君家双鸭重如玉”将朋友家的鸭子比喻为珍贵的玉石,不仅形容了鸭子的美丽,也映射出对友情的珍视。而“我家群鸡真似木”则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家中鸡群的普通,但又与“玉”相对,显示了一种谦逊和自我调侃。

诗人通过“情知此物不敢烹,未忍戛羹求剩馥”表达了对朋友所赠礼物的珍惜之情,即使是美食,也不忍心加以烹饪,希望能够保留这份友情的馈赠。接下来的“传闻深村水田里,翠羽成群蔽溪谷”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将鸭子与大自然相结合,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在“乔仙两舄不用多,尺纸长须慰幽独”中,诗人表达了对朋友送来的拄杖(以香木制成)的喜悦之情,并通过“尺纸长须慰幽独”暗示了自己可能处于一种孤独或寂寞的状态,而这份礼物正好是对这种心境的一种慰藉。

最后几句“墙头瓠壶舍下笋,唤作蒸鹅烹健犊。前时馋客错欢喜,益水添薪费煎促”则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描述了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而“主人此外北窗风,饭后乳瓯初睡足”则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拟人化以及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情谊交流和生活情趣,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幽默风趣的一面。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谢杨寿卿惠香木拄杖

夜郎溪中七香木,长身一握如紫玉。

向来蛮村已自奇,耻与龙涎斗馀馥。

誓将膂力奉君子,度越山岩走穷谷。

夫君得此不自珍,要当助我扶衰独。

忆昨与君骑竹马,健力随群走黄犊。

看看四十老形具,此物胡为苦催促。

世间行险岂吾徒,且卧方舟同结足。

形式: 古风

感事(其九)

近日江西将,常兵已骇闻。

不知蜂虿陈,敢抗虎貔军。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携子孙到四明洞节叙有感

四明本山名,与洞屹相向。

取山以名洞,足以迎景贶。

我非济时才,香火三遣放。

再为玉局吏,圣恩覃旷荡。

有如鉴湖乞,均逸江海上。

圆也如乃翁,历历耗心匠。

三径同蒋诩,五柳比元亮。

一日培壅力,百年基址壮。

桃李遵旧蹊,松竹缘叠嶂。

林花拂朝晴,山鸟激清响。

园人收果实,夏秋各有饷。

谁云橐驼种,已有猢孙藏。

翁前携客来,未免策拄杖。

崎岖到洞门,衰病筋力彊。

洞中亦虚白,喜气含万象。

俎豆具仓猝,一杯复一唱。

山果与山花,足以备清赏。

杯盘旨味薄,笔墨醉语妄。

醉中忽抬眼,云巢仍在望。

投杯揽衣起,涕泪立惆怅。

云巢我师友,白玉已黄壤。

相距洞与山,风雨灯烛晃。

有如对床夜,了不隔寻丈。

他日吾子孙,丹青二老像。

草堂洞山间,二老忽来往。

形式: 古风

殿柱记

苍龙甲戌岁,修筑周公殿。

文翁至高君,学校已再变。

顺考兴平年,寔纪汉之献。

或云钟会书,入木字隐见。

自献而至会,朔历斗杓转。

会初入蜀时,意不止弱禅。

有如猿猱系,百巧欲伺便。

杀女不作难,机锋剧刀箭。

会书固出繇,家法素所善。

至学艾笔迹,暮夜走邮传。

老昭岂易欺,真伪猝难辨。

欺昭尔尚可,蜀士多秀彦。

当其下笔时,宁不愧颜面。

虽蒙黼藻文,不掩粪土贱。

周公傥有灵,白日下雷电。

形式: 古风